79 第76章(1 / 1)

这一年,向阳十七岁,书上都说,十七岁的女孩,是花一般的年纪。可是在21世纪的今天,向阳觉得,十七岁充其量不过是个花苞,还是那种刚打苞的。

十七岁这年,向阳辍学在家。姐姐比她早三年就休学工作了,自从妈妈生下弟弟向彭,他们向家就圆满的完成了‘计划生育超生游击队’的编制。

向三草得了儿子后,终于也没有以前那么浑,正儿八经的去工地上打工,没过两年还当上包工头,干的煞模煞样。

但是这么一大家子,如果她们全部都去上学,向三草赚的再多,也供应不起四个学生的费用,向南高考的时候,家里连二百块钱的报考费都拿不出来,老师前后来了向家不下十次,觉得向南如果不考学太可惜。向三草没给向南老师好脸色,冷着一张别人欠他几千万的脸道:“家里没钱,你觉得可惜不如这报考费老师你给担了吧?”

老师听完非常生气,想着天底下竟还有这样的爹,于是很干脆的就说:“这报考费我帮向南出。”说罢起身就要走。

向三草也没有起来送送,只是对着十六岁的向南说:“就算你考上高中,家里也没钱供你上,你就下学帮帮弟弟妹妹吧,啊?”

向南听完眼泪就哗哗落下来,哭着追着老师出去,老师停了推自行车的手,很和蔼,她问向南有什么事?

向南攥着她的衣袖,哭着告诉她:“老师,我不考试了,高中也不上了。”

终于,向阳也十七岁,她一点也不后悔离开学校,她不喜欢学校,这里压根就不是她这种穷小孩能呆的地方呢,她应该是呆在那种到处都是铜臭味的货易中心才对。

她想,她这辈子,大概最缺的就是钱。爸爸欠了妈妈的让爸爸自己去还吧,可爸爸不能欠姐姐的,姐姐这么懂事,得要一辈子幸福。

第二章

十七岁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是向阳已经是个很漂亮的女孩子了,出落的亭亭玉立。

她跟着姐姐一起,在一家服装公司做机工,虽然有时候要加班加点的赶工,却是她过的最开心的日子。她们住在厂里,不用回家也不用整天面对父母。

就这样安静地过了两年,没有什么人生的大起大落。深夜无人的时候,向阳睡不着会偷偷钻进姐姐的被窝,抱着姐姐天真的问:“姐,我们是不是就会这样平平静静的过一辈子啊?赚钱、嫁人,生小孩,然后像我们村子里所有的婶婶大娘一样。”

向南都会替她掖掖被角,趴在枕头上和她一聊聊半个晚上,两个人谈着自己想象中的人生,和上学时候的梦想。

这一年,向阳十九岁,人生第一次大浪就携着风雨之势,差点把她的家砸毁,把她砸碎。

十岁的向彭就读于村子里一所小学,长得眉清目秀,特别可爱。或许是死神也觊觎这么可爱的孩子的生命,在一个太阳昏暗的午后,剥夺了他年仅十岁的韶华。

那真是一场大雨啊,下的真透彻,向阳死也忘不了那场大雨,带着电闪雷鸣,好像要把人的心震碎,弟弟死的不明不白,连老天也看不过去了吧?

那小小的身体躺在学校门口,身上的皮肉被河水泡的发白水肿,父亲一下子老了,母亲一下子瘦了,整个家破碎的就像海上一叶孤舟,摇荡着、破碎着。

此后便是比之前更加恶化的家庭矛盾和家庭暴力。

这个家,毁了,彻彻底底的毁了。

那天向阳终于收拾起包袱,她再也呆不下去,她在这里看到的除了黑暗没有其他,除了绝望没有任何。

她走之前,象征性的跟母亲打个招呼,回头看着向三草,声音平淡:“我讨厌这个家。”

她像斩断根的小树,把自己从赖以生存的地里拔出来,随处飘荡。

2007年新疆伊犁

向阳拎着大包小包刚下出租车,她茫然的站在陌生的街道上,到处都是不熟悉的异族风情,但是她的心很愉快,很豁朗。

她决定来伊犁只是因为在火车站的时候,听说新疆有能歌善舞的姑娘和异族的小伙骑着骏马在草原上驰骋,没有去内蒙完全是那个时候老乡去的是新疆。

伊犁的房子透着西域特有的风情。这里有成片的胡杨林,还有即便是夏天,太阳将皮肤晒得灼疼的时候,那沟渠里从天山上下来仍是透骨头的凉的雪山融水,捧一口喝进嘴里,让人的心都跟着舒爽。在这里,她的心也被放逐,到了一种空灵的空间里去。

这不由得让她想到雪碧经典的广告词“透心凉,心飞扬。”

她很快融入到这样一个地方的风俗中去,招聘广告上说霍城的薰衣草田招聘导游,要求什么的竟然放的很低。向阳初来乍道,觉得现在当务之急就是先解决吃住问题,便很爽快的带着招聘单去了霍县,没想到应聘出奇的顺利,农场主不但录取了她,还给她提供单人宿舍,不过有一个比较苛刻的要求,就是希望汉族的游客都由她一个人来带。

向阳想了想,觉得这个工作很有挑战性,没想到才初中毕业的自己也能有资深导游的待遇,暗自高兴好几天后,向阳才发现做一个导游看似很拉风,实际不知道多遭罪。

上班的时候她认识了两个人,一个是经常带着孙子海依娜来串门的老陈头,他的老家是河南,那时候家里穷,为了不饿死带着全家来了新疆,后来儿子娶了新疆姑娘,给他生下个小孙子。老陈头比较爱唠叨,人挺好,经常说向阳一个人在外边不容易,还特别爱说什么落叶归根的话。

向阳不能理解这些,只觉得老陈头每次带着小孙子回家的时候,背影都显得很孤寂。

另一个是向阳的同事姿白丹姆,地道的哈萨克姑娘,汉语说得很蹩脚,不过她很喜欢请向阳去她那吃饭。

向阳比较喜欢吃大馕(ps:馕即胡饼,也叫帽子饼。新疆特有的干粮。)但是很讨厌吃带着“皮牙子”的馕饼,(pd:皮牙子是新疆话,汉语是洋葱的意思。)总是带着一股呕吐物的味道。

姿白丹姆请的乐此不疲,向阳每次都忍着吃完,回宿舍后吐上半个时辰,不过她每次还是去赴约,尽管吃的很不好受。

朋友对于向阳来说是很珍贵的东西,她可以因为朋友一句话高兴好久,因为离开家之后,对她帮助最多的只有那些曾经的朋友和现在的朋友。

工作很辛苦,不过好在六七月份来看薰衣草的游客只有白天几个团,晚上九点就要下班了。

新疆位于中国最西方,和向阳老家青岛大概有三个多小时的时差,每天九点的时候才看到金红色的太阳依依不舍落下去,早上七点又早早升起。所以向阳的工作性质就是朝九晚九。

对于这种十二个小时不断忙活的日子,向阳感到很充实,最起码她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回忆之前那些不堪的人生。

也就是在那时,秦时走进向阳的生活,像是一艘伟岸的航船,让向阳有了一个暂时依靠的港湾。

七月末进入八月的时候薰衣草渐渐成熟,这就意味着向阳需要另外出去兼职才能赚取生活费用。

随着天气逐渐变冷,孜白丹姆告诉向阳他的叔叔在伊宁县新开了一家音乐酒吧,如果向阳需要工作可以到那里去看看。

向阳非常感谢孜白丹姆的好意,并且顺水推舟,带着孜白丹姆给叔叔送的一些哈密瓜就乘着公交去了伊宁县城。

来之前孜白丹姆已经交代了酒吧的大致位置,所以向阳也没有怎么打听很轻易的就找到了这所酒吧,酒吧白天关着门,向阳在门口徘徊好久也没见到有保安什么的可以询问,只是门口贴着营业时间,晚上九点至次日六点。

看看时间,现在还是上午,刚刚过十一点,向阳索性提着哈密瓜去了对面的小旅馆,这样等下去还要等十个小时,她做了一早上的车,现在晕得很。

小旅馆不大,不过很干净,收费的是个小伙子,笑起来很腼腆,他问向阳是双人间还是单人间。

向阳迷糊一阵,心道我自己来的要双人间干嘛,不过她还是很礼貌的回答说:“单人的就好。”

小伙子打量向阳一阵,露出两颗小虎牙嘿嘿的傻笑,说:“你不是本地人吧?”

向阳心道,看我长得也不是本地人啊,不会是眼睛不好使吧?她抬眼重又看看这个男孩,发现这个男孩长得白皙,脸也很清秀。就回道:“鞥,不是。你先给我开房间吧。”

男孩一边拿房卡,一边道:“我也不是本地人,我老家是北京。我爸爸是推行西部大开发的时候到这里工作的,我大学毕业后才来到这里。”

向阳有些惊讶,对男孩也开始有些好感,不好意思的笑笑:“我家是山东的。”

男孩将房卡递给向阳,带着向阳上楼,一边跟向阳侃侃而谈:“那挺近的,北京和山东挺近的,我暑假的时候还去过青岛冲浪。对了,你是怎么来伊宁的?和父母一起吗?”

向阳尴尬的笑笑:“没有,自己。”她突然想到跟一个陌生人把自己的现况说那么清楚是很危险的,于是又补充道:“还有一个哥哥,他就在霍城那边。”

楼道尽头一间订着纱窗的房间门被男孩打开,映入眼帘的是很整齐的床铺,还有窗台上几株骆驼刺。

男孩对向阳道:“这间房子比较干净,你睡这间吧。我叫秦时,秦时的秦,秦时的时,你有什么事叫我就行,我就在楼下。”

向阳点点头,挤进房间便将手搭在门把上道:“我记住了。”然后砰的一声,将门在里面反锁的结结实实的,一头就栽到床上开始呼呼大睡。166阅读网

最新小说: 开局签到西游送太乙真人 从木叶开始的宇智波琴川 我靠着茶里茶气嫁给了豪门大佬 八零好福妻 成为反派得不到的黑月光 谍海偷天 炮灰王妃今天洗白了吗 九零福运小俏媳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团宠小祖宗九百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