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做什么饺子,像早上那样的玉米面疙瘩汤就很好了,还炖猪蹄,千万别,留着给阿香下奶。”罗美根忙回绝,伸手拦着。
“又不是只给你吃。”王桂花瞪了自家小闺女一眼,“我这是让自家人好好吃一顿,你这是来巧了,沾光了,就偷着乐吧。”
刘兰和田翠竹闻言都笑了,自家婆婆疼闺女,还这般口是心非。
“娘,咱家不吃午饭的,你当我不知道啊。”罗美根撇了撇嘴,“今日我们吃了午饭,你们晚上吃什么?”
“家里有钱,今日还不能多吃一顿了。”王桂花笑骂道,“给你吃,就高兴受着,如果不是承受得住,娘会这般大手脚。”
罗美根想到卖莲藕和莲藕做菜法子得了十两,也就不矫情了,笑着说道,“那谢谢娘了,中午可得好好吃个饱。”
玉米面加水和好,捏成小剂子;荠菜切得细细的,加了油汁炒个半熟,这样饺子即使没放肉,也有油水。
王桂花带着儿媳和闺女一起包饺子,那速度杠杠的,两刻钟就全包好了。
大锅里倒入水,放些猪蹄和猪蹄汤进去,不要太香,等开了,下入饺子,待饺子熟了,撒些荠菜进去,放些粗盐,整个前院都弥漫着香味。
“哇,太香了,我都不知道上次吃饺子是什么时候了。”罗佳树出了屋子,闭着眼,深深嗅着。
之前摘了野菜回来后,就一直在屋里记背口诀,还做了好几道练习,体力活做了,脑筋也动了,又是长身体的时候,没一会儿就饿了,思绪一放松,就闻到香味了,罗佳树哪忍得住,忙跑出屋子了,看到一大锅的玉米面饺子,心情十分愉悦。
“洗洗手,可以准备吃了。”王桂花笑着说道。
刘兰就着另一口锅炒了莴笋,一大盆饺子,一大盘子莴笋,就是老罗家今日的午饭了。
“哇,这两日是我吃得最饱的时候,希望以后一直都能这样。”罗佳苗小声的窃喜道,罗清荷和罗佳禾在一旁听到了。
“小苗,放心,我们以后会吃饱的。”罗清荷温和笑道,自己现在的目的就是要先解决家里的温饱问题。
“嗯嗯,二姐,你说的话我都信。”罗佳苗崇拜的看着罗清荷说道,这些日子家里的变化,好像都是二姐带来的,罗佳苗即使才六岁,但比一般孩子乖巧懂事,觉得这次二姐醒来,虽然再次失忆了,不过比以前更加厉害了。
也不对,可能以前也很厉害,只是家里人没发现那么多。
王桂花几人拿碗舀饺子,之前包好的时候就数过,一共一百五十个,个数可不算少了,可架不住人多啊,罗佳树几个又都是会吃的年纪。
王桂花公平分,罗老田等男的,都是十个,妇人和罗清荷几个姑娘家都舀了八个,给王幸也舀了五个,看着锅里剩下的,王桂花数了数,还有十一个,就给罗老田他们几个男的加了一个,给罗美根、刘香香、罗清荷和罗佳禾也加了一个,好了,锅里一个不剩了。
放进去的几块猪蹄,王桂花都给几个年纪小的分了,一人一块。
看着碗里满满的,个头胖乎的玉米面饺子,罗老田一家子都高兴的合不拢嘴。
罗老田拿了筷子开动,其余人都迫不及待的夹了饺子往嘴里送。
“呼,烫烫,好吃好吃。”
“好香啊,这荠菜馅,油滋滋的,饺子就该这般,哪天能吃顿肉的,就更完美了。”
“瞧,小杏儿这是馋了。”罗佳地抱着闺女笑道,夹了个饺子,待饺子凉了,想让她吮吮。
“大哥,小杏儿还小,现在可不能吃这些,喝奶是最好了,咸的,油的没满大半年可不能沾。”罗清荷阻止道。
“这样吗?”罗佳地停了动作,“我看别人家都有让孩子吮的。”
“别人家不懂。”罗清荷说道,然后看着小杏儿笑道,“等我们小杏儿满六个月了,姑姑给你做好吃的辅食。”
“听清荷的。”刘香香从罗佳地怀里抱过小杏儿,“清荷说得准错不了,你好好吃饭吧。”
罗佳地傻笑了几下,就埋头吃饺子了。
中饭后,王广茂、罗美根、王幸一家三口就跟罗老田他们告辞了。
王桂花把人送到村口才回家来。
“阿墨,阿墨——”罗清荷去后院喊阿墨。
“汪汪汪——”阿墨吐着舌头,欢腾的朝着罗清荷冲来。
罗清荷笑着蹲下身子,把手里抓的一把骨头往阿墨面前一扔,然后摸了摸阿墨的小脑袋,“现在我也还是吃不饱的状态,真没什么好东西给你吃,辛苦你了。”
罗清荷也不管阿墨听不听得懂,就跟它吐露着心声,“这是猪蹄的骨头,你吮一吮,咬一咬,总还有些鲜味。”
阿墨本能的低头嗅了嗅,然后开始啃骨头了。
罗清荷看了看四周,确定没人看到的时候,小心翼翼的摊开另一只手,里面是一个玉米面饺子。
“我偷偷藏起来的,不知道你爱不爱吃,虽然没有肉,可比较顶饿。”罗清荷非常小声的说着,然后捏着饺子往阿墨嘴里凑,“你可一定得吃了,不然我得心疼,我可是从牙缝里省下来的。”
好在饺子一凑近,阿墨就张嘴一口咬了,然后津津有味的吃着。
罗清荷见了高兴的笑了,“乖,以后等条件好了,让你吃一盆肉。”
“二姐,你在哪里?”
前院传来罗佳苗的呼喊声,罗清荷起身了,高声回应,“在这呢,我过来了。”
“阿墨,乖乖啃骨头,我去忙了。”罗清荷脚步轻快的往屋里去。
一下午的时间,罗清荷还是做荷包。
罗老田几个男的闲不住,去地里转悠了,太阳快落山了才回来。
“清荷啊。”
做了一下午针线的罗清荷,放下了手里的布头,出屋子了,“爷,你喊我?”
“之前你问的稻种,没想到你二爷爷家有,我给要了些过来,你看看。”罗老田拿出簸箕,里面装着约莫半斤的稻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