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爆炒红尘和血染白袍研究王雨真实身份的时候,刚刚才把血色精锐的玩家全部送回复活点的亡灵法师却已经马不停蹄的开始了自己下一步的工作。
设计干掉左右血色精锐的玩家是他计划的一部分,而对于个人实力的提升而言,下一步才称得上关键——攻略boss。
什么?
你说连四十人的精英团队都没能干掉的boss,一个人绝对不可能搞的定?
额,其实这话也不算错,但其中有两点是不够准确地。
第一,血色精锐组织的这只由四十多人组成的攻略团队比起普通玩家而言的确占据优势,但距离真正的“精锐”还有不小的差距,服从命令听指挥只是最基础的要求,真正的精锐还要求其中每个参与者都得拥有相当的个人能力才行,最起码对于站在王雨这种高玩顶峰的玩家来说就是如此。
第二,至于质疑一个人绝对无法完成boss的攻略…王雨只能说有的时候在PVE的世界合理的战术安排和准确的操作远远要比人海战术来得靠谱。
…
现场,血色的玩家全部阵亡,被王雨拉过来的野怪们也因为失去仇恨目标陆陆续续离开了战场,至于已经造成了数分钟攻击的boss古墓送葬者,却在干掉最后一个血色玩家后,直接朝着王雨冲来。
在最近一段时间内,亡灵法师既然对他造成过伤害,自然也在仇恨列表之中,但这样的反应却完全没有出乎王雨的预料…或者说,这本就是他计划的一部分才对。
——召唤死者!
没有了数量庞大的野怪碍事,王雨第一时间布满了先前缺失的死从,前后一共六具战力完整的骷髅战士围拢在王雨身边,手握盾牌和锈剑的他们面对快步冲来的古墓送葬者没有丝毫的胆怯畏惧,正等待主人下达的命令。
深呼吸,睁开眼,在送葬者拔出匕首刺进亡灵法师的身体之前,王雨终于下达了应敌执令。
送葬者是法师类的boss,并没有冲锋类的技能,所以向王雨冲来的动作不算快也没有技能修正和加成,换言之,只要进路受阻,这样的攻击并不会造成伤害!
仅仅是一瞬间,前排的三只骷髅战士便排成了一条直线,正面迎向boss的那一只顶起盾牌猛力一顶,并不算太强的力量暂时阻挡了boss的行动,而围拢在旁边的两只则分别举起了锈蚀的铁剑开始对送葬者进行输出!
当然,三只骷髅战士的动作全都切换到了自由模式,由王雨亲自控制,也只有如此,才能避免AI控制下,所有死从攻击单一目标时优先出现的包围站位…虽然以绝对输出来看,这样的一字型站位相比之下会亏一些dps,但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完成boss的攻略!
果然,在送葬者前进的方向受到阻挡之后,仇恨目标依旧默认为王雨的boss选择了绕路,而就在他向左转弯,准备绕过三只骷髅战士形成的人墙的时候,第四只骷髅战士适时补充到了更左边的位置,站位上却依旧和其他三只保持一条直线,如此一来,boss向左转弯追击王雨的路程便被拉长了,遵循AI指引,自动选取最短路线攻击的送葬者顿时再次转身,这一次他朝向了右边。
可王雨召唤出的骷髅战士一共可是有六个…第五只骷髅战士快速反应,同时向右侧移动,将右面的队列也再次加长了一格,可在这时送葬者已经开始向右移动了一段距离,所以还是从右边走更近一些,因而也没有再次转向,但就在他越过临界点之前,方才在左边接上的最靠外侧的骷髅战士后退一步,退出了队列,如此一来,人墙的人数再次回到四人,就近原则再次生效,送葬者又一次转回头来,向左边进发。
如此重复这个过程,在分毫不差的精确操作面前,只要王雨不失误,boss便像没头苍蝇似的,无法发挥出应有的实力,可也是在这来回的牵扯中,担任前卫不断输出的骷髅战士终于也在仇恨上超过了“划水”的王雨,boss的第一攻击目标变成了前卫本身,于是这一次,送葬者不再犹豫,手中的匕首急速一划,顿时削掉了其中一只骷髅战士三分之一的HP。
不过如此一来,亡灵法师召唤出的最后一只骷髅战士终于也有了用武之地!
拉到boss仇恨的骷髅后撤直到退出安全距离(送葬者法术射程),左右其他骷髅则分别向中间靠拢,取代他原本的位置,同时,最后一只骷髅战士随即加入补位,使得阵型再次变回之前一字排开的人墙序列,唯一的变化,只是拉住仇恨的人从王雨本人变成了一只骷髅战士而已。
凭借这样精妙的走位操作,古墓送葬者的输出已经被弱化到了极致,即使骷髅战士出现消耗,但同一时间受到伤害的毕竟最多只有一只而已,王雨有足够的时间重新使用死者召唤,补充损失!
当然了,将boss的仇恨从自己身上转移到死从身上,更为重要的目的其实还不仅是考虑到HP消耗的问题。
怨灵束缚!
王雨可还没有忘记这个攻略期间一直给血色的团队造成最大损失的技能!
按照他们的解决方法,无非是先让尽量多的人退到技能的作用范围之外,如此一来,即使技能生效,其他人也有足够的时间帮中招者接触束缚,但眼下王雨可是单枪匹马,甚至六只死从也全部加入了战斗,在这种情况下,一旦中招机动性受限,那必定只有死路一条!
也正是因为清楚这一点,王雨这才从攻略开始到现在都没有向boss输出任何一个魔法,沉着的亡灵法师握着手中的法杖,紧盯着送葬者的一举一动,就在boss再次做出高举手中法杖这个动作的同时,准备已久的幽灵箭也终于离弦而出!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