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志之霸王大陆 > 第三十七回 陨大星吕布丧命

第三十七回 陨大星吕布丧命(1 / 1)

第三十七回陨大星吕布丧命胡子昊坐领四州

吕布中箭无法行动,及华佗赶到时,吕布已言语艰难。诸将皆问华佗可有医法,佗曰:“箭头深入一寸有余,实难除之。”赵云急曰:“先生乃神医也,却无法医治?”佗曰:“箭穿透头骨已然深入颅内,若非主公体健,早已丧命矣。”张辽曰:“如此该如何是好?”华佗连连摇头不语。吕布挣扎道:“勿再为难先生,布自知已无药可治。待吾死后,你等需秘不发丧,将吾遗骸送至弘农。再速命人往邺城、长安报与子昊、文和知道。”众人闻言皆流泪不止。吕布喝曰:“大丈夫岂能轻易流泪!华佗先生可待吾执笔,文远、子龙、孟起皆可为证,吾接下之言即遗命也。”众人愕然,亦只得依吕布之言。吕布道:“吾死之后,军中一尽事宜皆暂由文远定夺。待胡子昊来,文远需将印绶赋予子昊。子昊才胜吾百倍,胜曹操十倍,可成大事也。子龙、孟起乃军师爱将自不必说,只文远与高顺皆吾旧将,切不可鲁莽,当尽心辅佐之。子昊乃贤德之人,闻此令定然不受,文远可与贾文和商议,将吾之爱女许与子昊,吾女年方二十,子昊纳之即为我婿,婿受泰山之名则天下人无话可说矣。”言讫,左目伤口又裂,鲜血奔涌而出,吕布仰天而卧,大呼曰:“毁不听子昊之言,吾死不足惜,只可惜与子昊之约到此成为画饼也!”言罢即薨。张辽、赵云、马超强忍心痛,依吕布遗言,秘不发丧,连夜拔寨往弘农而去。

却说曹仁见吕布中箭,却不知其生死。许褚曰:“何不前往探之。”曹仁遂许许褚领一千骑往吕布营中打探虚实。许褚一到吕布营中,只见空空如也,早无一人。许褚大喜,知吕布定然已死,急回城告于曹仁知道。曹仁亦料吕布身死,谓许褚曰:“吕布连夜拔寨离去,定然性命不保。河北军此时料无战心,吾却正好击之。”许褚复议,二将即发兵来追赶。出城不到二十里,早有一军挡在当中,曹仁视之,正马超也。仁不以为然,道:“此必吕布后军,可速击之。”遂挥军掩杀过来,马超虚战一阵即便退去。曹仁大喜曰:“此必马超知吕布新亡,军无战心,故而退去矣。”许褚亦以为如此,二将放心追赶。将追上马超,忽背后一军杀来,曹仁急命人探之,来人回报,领兵者乃赵子龙也。二人惊呼上当,急掉转马头退回永宁。赵云、马超大杀一阵,得马匹、兵械无数而回。

原来张辽受了吕布遗命暂领三军,恐退军时曹仁引军来袭,故令马超、赵云伏于后路。曹仁果然来袭,却被二将杀败回去。

曹仁回城,谓许褚曰:“不想吕布竟也如此奸诈,你我险些中计也。”许褚曰:“吕布生死未卜,何不报与丞相知道。”曹仁即将战报令人递与曹操。荀彧见战报后大喜。告曹操曰:“吕布定然身死无疑。”操问为何。彧曰:“吕布得张辽等人搭救却不回城,反就地扎寨,此必吕布伤重无法行动,此其一也;曹仁、许褚引军试探虚实,被赵云、马超设伏吃了败仗,却不见张辽,更不见吕布,此其二也。依此两着,吾料吕布必死无疑。”曹操仍是疑虑,彧又曰:“主公若是不信,可令人暗中查探便知一二。”操遂遣数十人暗中潜入弘农探听吕布虚实。

却说赵云、马超杀退曹仁,同张辽一道护着吕布灵柩,绕过弘农南门,自西门悄然而入。军师贾诩已知吕布身亡,乃强忍哀痛只言战事不顺退兵,却与众人将吕布遗体密至与府内冰窖之中,日夜使近侍守候,专待胡子昊前来。加之此时未及五月,天气尚不算炎热,故吕布尸身完好,外人亦不得而知。

胡明得张辽信帛时已然料到信中所述何事,实不愿信之。却令太史慈念之。太史慈打开信帛,果是吕布噩耗。胡明哀叹曰:“主公身亡,明竟无颜得见一面,天公何其欺我也。”田丰劝曰:“军师勿要太过哀伤,军师曾多次劝谏主公不可冒进,取长安可,取洛阳当慎之再慎,然忠言逆耳,主公却一次未曾纳之,至有此祸也。为今之计,军师当以大事为先,速赶往弘农。文远信中言主公留有遗言需军师亲往,想来定有重托。”胡明遂将诸事皆托于田丰、太史慈二人,自领亲随星夜往弘农而来。

胡明一一拜过诸将,华佗将吕布遗言呈上,又有张辽、赵云、马超在旁为证,张辽曰:“主公遗言秘不发丧,专待军师善后。今军师在此,辽归还印绶,望军师纳之。”胡明道:“此何意也?”辽曰:“主公在时命辽暂行诸事,待日后见到军师,即刻将印绶赋予军师,主公之意已然明了,辽受主公厚恩,自当奉从。”赵云、马超亦齐曰:“但奉主公之命,我等愿效犬马之劳!”其余诸将亦齐跪下随声喝道:“愿效死命。”胡明此时心中波澜不惊,虽亦有所准备,却未曾料到此事来的如此之快,更未曾料到张辽竟先拜服。想到张辽,继而想起高顺,大殿之上诸将文武俱在,惟不见高顺。却不答众人,转而问辽:“高顺将军何在?”辽曰:“自主公薨,高顺日夜守在近前寸步不离。料此时仍不知军师驾到。”明赞曰:“高顺真忠义之士也!”忽手指诸将喝道:“主公新亡,汝等不知悼念。吾刚至此,汝等便拿出主公遗命,口口声声愿效死命。我却问问尔等,胡子昊与诸位有何不同?又有何仇怨,却要至子昊于不仁不义之境也!”众人何曾见过胡明如此火气,皆望着张辽,辽却正望着贾诩,偏贾诩一言不发。陈宫忙说道:“军师怎如此火气,此皆主公遗命也,有何不妥?”明愤愤道:“主公尸骨未寒,大殿之上皆奉先昔日肱骨之臣,却无一人言如何葬之,怎不叫明心寒。惟高顺一人守在身边,你等可心安?”贾诩起身道:“主公遗言,命张辽暂行诸事,待子昊来时将印绶予之,此主公将天下赋予子昊也。我等不才,皆愿从号令,何错之有。便是无此遗命,子昊乃主公军师,今主公已薨,冀州群龙无首,子昊不担此任,何人可担之?我等虽秘不发丧,料难掩曹操耳目,若曹操得知主公已亡,你我却在此争执不下,群龙无首,曹操定然趁机发难。若如此,子昊当如何处之?”明不语,贾诩又曰:“主公此前早料到子昊不愿当之,故使诩与文远商议,主公并无子嗣,只一女方今二十有二,貌美贤淑,且好武艺,配予子昊,子昊便是主公之婿,婿代泰山之名,可封悠悠之口。主公言此事时,元化、文远、子龙、孟起皆在,诩绝无虚言。若子昊坚持不受,恐冷众人之心也。”

贾诩此言一出,胡明心中确实吃惊不小,暗想:“来弘农之前心中想过千万种办法解决此事,却万万没有料到自己心中一直莽夫形象的吕布竟会有如此的安排。如果服从吕布遗言,的确是顺水推舟的好事,以后天下人也不会在背后说三道四,而且自己对大殿上的这些人平日里也算和睦,吕布麾下这许多官将也不会心中不服。更何况赵云、马超、田丰等一班儿降将几乎全部都是自己招降纳入麾下的,这个时候都站在自己这边了,大势都在向着自己,是时候了。穿越六年之久,真正该到自己施展的时候到了,只是这个机会得来的代价太过沉重。吕布一死,以后所有的成功、失败都要自己承担,本来就已经偏离轨道的历史,将因为吕布的意外之死变得更加偏斜。后人将如何看待这段历史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眼前。眼前这一班人正在等待我的态度,要用好这些人,就一定要让他们彻底的打心眼里拜服于我,只有这样,将来他们才会甘愿为我舍生忘死,沙场效命。”想到此处,胡明此时已经有了主意。环视众人,明道:“纳主公之女之事且待日后再议,诸位如此信任子昊,明若再推脱,便是太过虚伪也。”张辽、贾诩一闻此言,即刻跪拜大呼曰:“主公在上,受尔等一拜!”其余诸人见状,亦紧随其后跪拜叩首。明却令众人起身,道:“明既已受之,当承奉先之愿,澄清四海,廓清寰宇。今日明便下第一道令。昭告天下——建安十二年四月,冀州牧吕布于永安境内中流矢不幸身亡,胡明奉主公遗命,代冀州牧之职,并上表朝廷,请赐凉州牧之职。”众人见胡明受了印绶,皆喜。明又谓贾诩道:“如今子昊已受主公遗命,眼下当先使奉先入土为安为上。媚邬乃昔日董卓耗巨资所建,正可使奉先安息于此。”贾诩然也。却又提及曹操,明道:“昭告奉先身亡之事,便是使曹操知道:奉先虽亡,河北士气未灭。曹操一代枭雄,智谋深远,必不敢领军来犯。”贾诩悟也。

果如胡明所言,吕布之死弘农满城皆知,曹操派出斥候早报与知道。诸将皆言可趁机取弘农,操曰:“哀兵不可破也。况吕布虽死,胡子昊却在,布无子嗣,必将大事托之。此人广得人心,吕布纵横河北,皆此人之力也。今突昭告天下吕布死讯,实乃告之世人,胡子昊不惧曹孟德也。”操遂按兵不动,静观河北事态。

胡明将众人散了,只留下张辽让其陪同来见高顺。高顺见到胡明竟嚎啕大哭道:“不想主公竟落得如此下场,军师当为主公报仇也。”明曰:“曹仁竖子,暗箭伤了主公,但有机缘,定叫那厮加倍偿还!”张辽在旁道:“莫再称呼‘军师’,如今军师已受主公遗命,纳了印绶,日后当称主公是也。”高顺闻言,急跪拜道:“顺不明就里,望主公恕罪。”胡明急扶起高顺道:“高将军忠义无双,何罪之有。倒是子昊失礼,累将军独自看护主公,罪不轻也。”高顺闻言惶恐,忙道:“主公切莫如此言语,顺不敢受也。”胡明不由赞叹:“高将军与文远皆主公心腹上将,明初始尚恐二位未必信服,今观之,乃子昊心窄也,自今日起,明定当改之。”二将顿首拜服,明即令高顺率陷阵营护送吕布灵柩,高顺欣然从之。

吕布身亡,胡子昊继之,献帝得胡明上表,求问于曹操,操回曰:“帝可自主也。”献帝遂下诏着胡明继领冀州牧,因西凉无主,明兼领凉州牧之职,并同时诏令贾诩为凉州太守,陈宫为冀州太守。天下因此而震动,引得各路诸侯纷纷警觉不已,其中便有汉中太守张鲁,荆州刺史刘表,以及被曹操汝南大败的刘备尤为紧张。却不知刘备自刘表收留后如何光景,且看下回分解。

最新小说: 说了多少次,别管我叫大哥! 三国美色 穿成首辅大人的童养媳 催昭嫁 霓裳铁衣 快穿之女主终结者 真名媛穿成假千金 我的女友是诡异 诸天武侠:从全真开始 公主万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