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他不肯来椒房宫,倒弄得自己两面不是人。
太子与楚王顿时头大如斗,这几年,父皇守着母后,极少去旁的妃子那,眼看着母后就要放下对他的成见了,不料又来了这么一出。
父皇哪天去刘贵妃宫里不好,非要今日去,这下可惹了母后不快了。
帝后发怒,即便是两位嫡子也不敢撞在枪口上,几人一齐眼观鼻鼻观心,不敢再提嘉顺帝。
姚皇后憋着气要往次间走,这时,忽闻殿外内侍尖锐的声音传来。
“陛下驾到!”
姚皇后眉头一蹙,随机恢复了平日里那副端庄的模样,领着几人迎驾。
嘉顺帝还没进殿,便知晓姚皇后生气了,此时望着妻子那端庄到极致的笑,心中不由叫苦连天。
刘贵妃说小公主身子不好,他这才寻思着去瞧一眼,毕竟那是自己最小的女儿。
可怎知,小公主身子不好是假,刘贵妃借此争宠是真,嘉顺帝象征性地说了几句,便急急忙忙赶来了椒房宫,怎料还是叫她心头不舒坦了。
他三步并一步上去扶姚皇后起身,试探道:“皇后应当还没用膳吧?”
几人跟着起身,只见姚皇后噙着恰到好处的笑容,道:“陛下来得不巧,臣妾还以为陛下已经在刘贵妃那里吃了饭食了,也没备陛下的膳食。”
嘉顺帝轻咳了一声,讪讪道:“小公主身子不适,朕去瞧了一眼,没什么大碍。”
“没什么大碍就好。”她笑着,心中却哼笑不已。
又不是本宫的孩子,与本宫说什么?
我管她身子好不好,本宫没有女儿,却有三位嫡亲的孙女儿,哪个不必那小公主好上千倍万倍。
楚王妃见场面僵着,忙道:“母后,可要用膳了?”
姚皇后颔首,看向一旁的嘉顺帝,“陛下可要用些饭食?”
嘉顺帝矜持地咳了两声,严肃道:“既然皇后说了,那朕便去用一些罢。”
姚皇后心里直番白眼。
本宫可没有要请你一同用膳的意思。
不论姚皇后心里边如何不悦,嘉顺帝还是一同到了次间用膳。
席间,嘉顺帝瞥了眼萧凝挽。
心道:这应就是太子那位萧良娣罢?姿态倒是很不错,如今太子妃没了,若要将她抬为正妃,也是可行的。
恩,就是家中势力差了些。
算了,他给太子选的那正妃很是不像样,太子妃一事,还是留给太子烦恼去吧。
他顾着自己的皇后便是了。
嘉顺帝想着心里甜丝丝的,亲自夹了虾肉给姚皇后。
“皇后多吃些,这虾肉瞧着好得紧。”
“多谢陛下。”姚皇后淡淡一笑。
而后亦夹了些鱼肉回去,瞧着倒是一副夫妻和睦的模样。
楚王也很是熟练地为楚王妃夹菜。
萧凝挽慢条斯理地吃着,忽见碗碟里多出了一个虾滑。
太子将将收回手,目不斜视。
嘉顺帝虽在用膳,却也眼观八方,一见这景象,心中很是得意。
这两兄弟倒学会朕的精髓了。
用膳毕,侍女们端着漱口茶水,及薄荷香茶上来。
嘉顺帝轻轻抿了一口薄荷茶,不知怎么就想到了太子没有子嗣一事,便直直看向太子,“你膝下子嗣不丰,可要上心些。”
太子很是恭敬回道:“儿臣知道了。”
嘉顺帝看着太子的模样,心中还是放不下心。
今年又要选秀了罢?
反正宫里是不能再添人了,可不能叫皇后伤心。
东宫人倒是少得紧,到时叫太子也去瞧瞧殿选,他若喜欢,便都抬进东宫去,储君怎能一直无后?太子合该添几个新人了。
一说起太子子嗣上来,姚皇后免不得又要嘱咐萧凝挽两句了。
“调理身子最是要养好心绪,平日里多出去走走,别闷着。”
姚皇后虽是为了太子的子嗣,但那关心也是实打实的,萧凝挽很是恭顺回道:“是,妾知晓了。”
姚皇后笑着颔首,“好孩子。”
连皇后都关照的人,嘉顺帝对萧凝挽不由更加好奇了些。
“你可是兰陵萧家的?”
嘉顺帝语气淡淡,但气势自显,也是有心想试探试探这太子宠妾。
萧凝挽也不怯场,恭敬中带了几分崇敬回道:“回陛下,妾正是兰陵萧家的。”
嘉顺帝眉梢轻挑,“你兄长可是萧柟?”
“回陛下,妾兄正是萧柟。”
嘉顺帝若有所思,“如此说来,你便是萧卿的嫡亲孙女了。”能得嘉顺帝称一声“萧卿”的,自然是萧凝挽的祖父了。
他转回视线,直直瞧着萧凝挽,“兰陵萧家乃是士族名流,你的祖父、父亲、兄长也个个都是英才,不知你是否也能担得起萧家嫡女这一称号?”
这番话,若是一般些的女子听了,只怕要很慌乱了。
但萧凝挽才女的称号也不是白得的,士族嫡女的名声亦不是随口说说而已。
她眉眼舒展,一身贵气自显,谦恭道:“萧家虽位列士族,名流却是不敢妄称,祖父崇尚陛下为君之道,陛下亦看重萧家,乃萧家的福气。”
话说得也有分寸调理,嘉顺帝暗自颔首。
“可曾读诗书?”他询问道。
“祖父常言‘坐而论道,华而不实’,恐子辈们在外行走言之无物,因此教导我们多读些诗书,不为博学,但教知晓事理,不妄言。”萧凝挽不急不缓道。
听了此番话语,嘉顺帝才算正视了萧凝挽,心中也不由感叹,士族何以兴盛这数百年,萧家又为何一直立于前列。
士族女子也饱读诗书之辈,更遑论男子了。
话已到此处,嘉顺帝也不欲多问了。
若是没有些本事在身上,只怕她刚进宫就是畏畏缩缩的了,更别提还被他询问了这许多。
“士族女子果然是不同的。”他笑赞道,“如今既到了东宫,便也是李家的人,你既爱读书,朕那书房里倒有些好书,你若喜欢,便叫太子给你挑几本回去瞧。”
萧凝挽顿时惊喜了,眼睛都亮了些。
“多谢陛下。”
嘉顺帝挑了挑眉,这萧良娣到底还是个十七八岁的小丫头,喜色挂在脸上。
虽如此想,但见她如此爱书,心中也是高兴的。
女子多读书,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