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 > 历史军事 > 残明霸业 > 687 趁虚而入

687 趁虚而入(1 / 1)

芳芷表情喜忧参半,撩起美目看向天浪,“皇上是想让咱们大明也出现你所谓的东印度公司那样的商号?亦或是说以皇家商号的名义再开辟一大片疆土?这个如果一旦执行起来的话,朝臣们会觉着皇上是想再推出一个郑和,他们肯定是要群起反对的。”

“无妨,到时候会有办法堵住他们的嘴,还有勾起他们对这件事的巨大兴趣,对于西印度公司的愿景,我也是跟侯性说过一些的,我说咱们设立西印度公司的目标便是星辰大海,他却是说,他自己的目标肯定是大海了,而我需要做的就是往他的屁股上狠狠地踹上一脚,把他踢下海。”

一家人正围坐在火炉闲聊的时候,桂林城的下十字街出现了一匹飞奔的快马,红翎急使的背上插着小旗儿,扬着鞭子边跑边喊:“十万火急,快快闪开!”

不久后,秉笔太监王坤拿着八百里急件匆匆地跑来,边跑边喊道:“万岁爷,十万火急!”

一家人几乎全都要站起来,天浪却咸咸坐着说,“别担心,就算十万火急,肯定也不会是前线出现了败仗,都安心坐下吧,天还蛮冷冷的。”

王坤见皇上无动于衷,忙低头把急件高举过头,交给天浪,芳芷伸出手来将信接过,并且拆开拿给天浪看。

天浪眼睛扫过一看,便扬天大笑说,“哈哈哈,该来的终于来了!”

从第一封急信开始,情报和战报此后一封接着一封,正如同天浪所预计的一样,陕西山西两省起义后,多尔衮由于担心四川的清军成为孤军,而陕西的起义规模又极为庞大。

所以他连续三次从四川调兵入陕平叛,最后一次的调令竟然是在刘文秀、李元胤已经开始进攻四川之后发来的调兵命令,这让李国翰非常头疼,不执行便是抗命,执行的话,四川便肯定是要守不住的。

这个时候李国翰还不在汉中,他在汉中是因为他是被刘文秀和李元胤从四川一步步赶到汉中的。李国翰是继豪格撤军以后镇守四川的总兵官。

又北调部分兵力支援平叛之后,在刘文秀和李元胤的联合攻击下,李国翰便是连招架之力都没有,只能频频撤退。

这次的进攻,明军遇到的敌人已经与孙可望入川时遇到的豪格大军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了。

当永历四年正月李元胤与刘文秀先后分别赶回各自已经集结在云南和贵州的边境部队时,他们没有迟疑,立刻都向着对面的敌人发起了进攻。一个月后,捷报便接二连三的传回了桂林。

每隔三五日,便会接到一封捷报,这让天浪的心情格外的好,更是精神百倍,整个桂林城更是比刚刚过去的春节更加热闹。

“大捷!大捷!李将军攻克重庆府!”红翎急使的快马一边在街道上奔驰,一边高喊。

他所经过的街道没过多时,就会有商贾和居民燃起鞭炮,为大军的胜利庆贺。

桂林人载歌载舞,大街上锣鼓喧天,人们都为遥远的四川带回来的胜利而兴奋异常,靖江王府里的天浪一家,照样每天下午围坐着火炉,簇拥在一起笑呵呵等着一封又一封的捷报,除了高兴,他们对可以预见的胜利已经不再感到以外了,而天浪更是早已把整个四川争夺战的各种可能状况在心中推演了无数遍。

“李元胤接连收复了夔州,忠州和重庆府,刘文秀也逼近了雅州,而清军江南的两支主力却在守株待兔,莫非多尔衮真的不怕把四川丢了?”

芊芊又拿起一封捷报,大家都看过之后,她便将捷报塞进了炉子里,直接烧了。

天浪啧啧摇头,“呵呵,他就算是不想把四川丢了,也得有那个功夫顾及到啊,这场仗,大明打的就是时机和运气。老百姓要起来造他的反,叫做咎由自取。

唐太宗的那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多尔衮哪里懂得其中道理呀,咱们都别急,过两天大概成都的捷报就该传来了,等着看吧。你们听听外面的鞭炮声,这声音代表着什么?”

郁青儿和杜衡同声说道:“民心!”

天浪和芊芊都凝重地点头,天浪说,“对,这便是民心,民心所向,胜之所住。”

芊芊补充说,“不错,还有民生所指,便是国运所系。”

在桂林百姓庆祝李元胤攻克重庆府的鞭炮声中,刘文秀也已经攻克了雅州,而雅州的捷报刚刚收到没几天,成都的捷报也传来了。

刘文秀和李元胤的攻势势如破竹,不过清军四川总兵李国翰似乎并没有真正与他们硬拼,而是步步为营向北撤退。

攻克成都府后,刘文秀几乎未做停留,放弃渝西三关,继续西进保宁府,与陕西的汉中,就只隔着一座巴山了。

左路的刘文秀后来居上,右路的李元胤也是再接再厉,他占领重庆后,兵分两路北取顺庆府、西取渝西三关,至此,明军几乎轻易就夺回了四川的全境。而此时清军镇守四川的最后一支部队李国翰的部将陈万略已经且战且退,撤至了汉中与李国翰的主力汇合。

这是一个没人统计,也无法统计伤亡的战场,他的范围之广,波及了半个中国,他的起因往高尚了说,是为了救中国,往狭义了说,是因为憋屈。

在崇祯朝至永历朝这段时期之间,大明皇族和士大夫建立了南明一个又一个政权,却又一个比一个迅速的消散在空气中。

少数士大夫们的临危一死没能挽救大明,更多的官僚选择了弃城投降,明哲保身。

他们觉着目前根本无法让大明起死回生,可他们不在意这个;他们甚至连自己的头发都没能保住,他们也不在意这个;可他们却誓死捍卫住了自家女人的三寸小脚和女人们美丽的汉服。

在他们看来,这才是一个光辉且伟大的胜利,并自豪的将这个胜利称为‘男降女不服’。

对,这就是波及半个中国的战争的原因之一,它还有一个更为大众所知的叫法,叫做《剃发令》。

(本章完)

最新小说: 流放宁古塔后,我靠科举改换门庭 我在大唐有块田 [综英美]小丑竟是我自己 特种兵:军区建基狂魔! 漫天风飘絮 极品皇太子 柯南之我懂兽语 抗战:开局一本帝国成长手册 断袖相公,乖乖... 大明:史上最强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