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人干什么都喜欢比着,说去石场就要一起去……头天七、八个杨家村的少年一起去问工钱,尽管大人们已经告诉了他们,他们还要冒充精明,非要一起去问,而说要去,下午时结队出发,一路谈天说地十几里,晚上回来,当成很大事儿,在场面子上的干地方点堆火,聚一起商量。与燕儿年龄大小相当的姑娘们在另一角唱歌踢毽子,过家家,那边,少男们前所未有地正经。
李虎今天才知道,在靖康,民力有多么廉价,在管饭的基础上,爬悬崖打楔子采石头的工,完成采石数量一天六文,搬运抬石的小工才两文半,到了石匠级别,才稍好一些,大匠五十文,靠接活计件,或者买了石料,要用器物或石料的雇主一方发钱,而那些小匠则多数是跟师的学徒,根本不发钱。
因为都是力没长满的后生,石头场的场主——一个姓张的财主,只给到两文,还是软磨硬泡出来的。
这么算下来,一天两文钱,一个月六十文,一年七百二十文,还不到一吊钱,一年半下来,才折算到一两银子,李虎计划买十亩地,想买一亩地,需要几十年不吃、不花、不用才勉强。
然而,雍族百姓是这个世界上最勤劳的人。
即便如此,到了冬天这样的季节,甚至不到冬天这样的季节,只要有人闲下来,就想挣这几文钱,石场一点也不缺用工。一说到工钱低,人都是说:“闲着也是闲着。”也就是狗栗子这样还没有成家立业的混虎子,才干过一天两天,觉得太苦,说什么都不去……李虎了解到这一点,其实根本不想去了,这么低的工钱,还不如他读读书,或者到处逛逛,找个挣钱的法子呢。
他把想法告诉燕儿她嫂。
燕儿她嫂还没来得及表达自己的意见,燕儿她娘给进来了,趁着无人,叮嘱李虎:“给去吧。本来我和你嫂子也不想让你去。那活太重,还不挣钱。可你说出口,现在村里的后生都要与你一起去,家里老的都挺高兴的,就你们去石场那会儿,来好几家的长辈,说让你带着他们去,不在于挣几个钱,年龄都大了,不能养成游手好闲的习惯。这你要一说不去,那哪还能说?你先干着吧,咱给你刚子哥写封信,看他啥时候回来,到时接你去沧郡,再找像样的营生。”
李虎点了点头。
等坐去场面子里,看着点起的篝火,看着村里的伙伴热火朝天,当成一件正经事议论,李虎心里挺不舒服。
中午是管一顿饭,但是早晚饭能省吗?
省不下。
人一旦干了重活,不能不改善生活,这两文钱,够改善生活吗?
要说有人挣到钱,怎么挣的?牙缝里省下来的,干着重活,又不舍得吃用,日积月攒,攒下来一些。
这样的活有啥可兴奋的?
还反复议论?
就图跟自己在一起练武?
狗栗子看李虎沉默,趴旁边问:“哥。你咋了?看起来不高兴哎。他们太吵了是不是?他们也就能高兴今儿一天,明天就都累得跟死狗一样回来,去年我去几天,晚上回来还拉稀……我就俺娘说,说啥也不去了。”
李虎信,他掩饰说:“我在想一起练武的事儿。”
狗栗子两只眼睛顿时放光,回头大喊一声:“别吵吵了,还练武不练呢。”
他憧憬的是什么?
他激励大伙说:“从今天就开始练,将来咱们村的后生,都是一个打俩仨,再有李虎,咱们这些人那一出门,再说谁厉害,人还说王家沟王小七,陈寨宝大锤?”
李虎站了起来。
少年们也纷纷站起身,大声说:“练武。起来练武。”
李虎在东夏操典上下的功夫不是一天两天了,片刻功夫,把他们拢成两列,伸出自己的一只手说:“功夫不是一天两天练成的。但是要想很快就不受人欺负,就得把大伙的力气使到一处,你们看我的手,看你们的手,五个指头有长有短,对应君臣佐辅使,单个指头什么也干不成,而合起来,就能抓能拿。”
他看少年们一片茫然,单刀直入说:“要想集合众人之力,像五个指头一样用起来,就要行行伍练兵之法。”
一个少年脱口道:“军队?”
李虎笔挺竖立,声音短暂有力、掷地有声:“没错。我们就从军队里的队列和养练之法开始,等你们掌握了要领,精气神中有股杀气,咱们再练散手,练兵器,将来还可以练骑术和弓箭。”
又一个少年问:“那将来?能不能飞檐走壁?人说王小七的师傅可以飞檐走壁呢。李虎你能不能飞檐走壁?”
李虎笑了笑,淡淡地说:“飞檐走壁?看起来很神奇,也不过是把身体控制得巧妙,一下上房,在房梁墙壁上到处乱蹿,以避开下头的人,要说这样的飞檐走壁我也会,而且比他师傅还要厉害,因为我的要领比他们的更巧妙,只是咱们村的房屋都是泥草,要是上去,会给弄坏。”
发现众少男将信将疑,他又说:“对于军卒来说,要学会藏,什么叫藏?就是收藏,剑收在匣中,不轻易示于人,一出鞘,必见血,要问为什么?那就是你掌握一项本领,反复给人看,别人就知道了,知道了,就能防得住你这一手?将来你用到的时候,被防住,就是一个死人。同样的道理,我能不能飞檐走壁,也不能上串下跳,轻易给人看,到处给人显摆,对吗?”
他调动着众人情绪,娓娓地说:“真正的军卒,最厉害的不是他们的武艺和杀人伎俩,而是他们的品性。这些品性不光能战胜敌人,同样也能令人成就功业,做出一番大事。所以,养兵其次,养性为首,武艺其次,修身为主,具备好的品性,能够百折不挠,常年坚持不懈,你怎么可能练不好武艺呢?首先,我们要养成第一个品性,肯定回答我的话,用‘诺’,否认说‘不是’,从此之后,训练的时候我只让做,不会告诉你为什么,因为要领很多,停下来解释,训练就要中断,你们跟着我照做,仔细听我传授要领,不能随意发问,有问题忍住,过后问我。动作做不好,继续做,不能停,不能试图解释,要解释说你今天身体不好,虫子叮你屁股了,所以刚才失手,没有人听,我要的是你做好,做对,不在意你为什么没做好来推卸,你也不用解释……除非你是个女人。而我要问你们,你们也只能用‘诺’和‘不是’来回答我。”
少男们渐渐变得严肃。
他们在村里,在乡间,练练拳脚而已,从来也没想过会被李虎一席话,带动得气氛肃穆而显得庄严。
李虎问:“清楚了吗?”
少男们仰天大喊:“知道了。”
他们高亢入云的喊叫把正一起唱歌的少女们吓一跳。
然而,李虎并不满意。
他要求说:“回答‘诺’,像我这样,诺。清楚了吗?”
众人立刻用‘诺’回应,因为不够整齐,不够响亮,一直重复了三、四遍。
少女好奇,全聚拢过来。
她们指指点点,看接下来李虎编排队形,讲解排列要领,然后训练队列,看到好笑的人和好笑的地方,在外头使劲鼓噪。
燕儿最乐,却掉头就往家里跑去,兴奋地去告诉她嫂嫂和她娘,李虎正在干什么,她也形容不好,就说:“李虎可能了。他跟真是个将军一样,练兵一套一套的,还让喊‘诺’,转头拐弯,他都训练。”
燕儿她娘坐在被窝里和燕儿的嫂嫂说话。
她们能讲什么事儿,说的话,除了东家长西家短,还是李虎和燕儿。燕儿闯进来这么一说,又一溜烟跑走掉,好像不知道累一样,燕儿她娘等她跑走,就跟她嫂嫂说:“他说他入过伍,没说入伍时间长不长,这一看那是真入过……时间还不短。恁爹当过卒,去两三年回来,感觉也没李虎这样,跟真练兵一样呀。可入伍要不是一天两天的话,十二、三岁就入伍吗?我还觉得不会是十四岁。可他骗人干啥呢?就是他比燕儿大三、五岁,咱也不觉得他有啥呀。”
燕儿她嫂嫂犹豫上好一会儿,突然小心翼翼地问:“你说他会不会是东夏那边大将家的孩子?”
燕儿她娘打个激灵,问:“你这么一说,保不准,还不知道朝廷知道了,会不会抓他呢?”她要求说:“这话不讲了,再不讲了。人家要问你,你就说他在读书,看过兵书。”
她感叹说:“你这么一说,我琢磨着是这么回事。他就不像是个骗人的孩子,可一问到家里,问到父母,就吞吞吐吐了,不对路子,你这么说,还真有可能。燕儿回来说王亭长让给他上户籍,我就明天兑点粮食,去找找你表姑爷家的亲戚,把户籍给他落上,落在咱们家。你呢,让他大爷给他哥再写一封信,讲讲这个事情。要真是大家的孩子,年龄再小也不缺见识,他哥这回是破罐子破摔,不但把家底卷走还欠一屁股债呀。他不带咱村里的人,说没水性,不敢一下就带出海,得先养一年半载给熟悉水性,现在没这个条件,但阿虎不一样呀,识字,有见识,娶了燕儿,那是他妹夫,吃自家一年半载有啥说的?还可以帮到他不是。你说呢?”
她说的“破罐子破摔”,其实是“破釜沉舟”的意思。
燕儿他嫂点点头。
片刻之后,燕儿她嫂问:“那石头场,还让不让他去?”
燕儿他娘说:“去。为啥不让去。外乡的人再有武艺,他也不是当地的,无亲无靠的,等咱们这些长辈都下去了,人家欺负不欺负他和燕儿?现在多跟村里的年轻人好,不是好事儿吗?再说了,也是撑撑他,看他能干几天。要是人能干,还吃苦,那还有啥说的,咱家燕儿以后的日子还用咱担心吗?”
两人不再说话。
黑夜里一片安静,外头场面子上的阵阵喧闹能够一直传到家里。
燕儿她娘缩进被窝里,好一会儿,她突然翻了个身,乐不颠地说:“心里高兴。有点儿睡不着。”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