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老弟,你做这么多的饭要干什么啊?不过日子了?”
“是啊,明哥,我还真的不打算过日子了。”
“出来有段时间了,估计再等个几天,或许我就回家去了。”
听到李杰的话后,王启明顿时沉默了,这段时间的相处,已经让他认可了李杰。
他有时候甚至在想,如果李杰不走就好了,这样营地这边就多了一个会打猎,而且生存经验丰富的队员。
以后三营的发展,肯定会越来越好。
不过王启明只是能是这么想想而已,毕竟李杰不是来插队的知青邱明杰,他的家里还有家人朋友,不可能在这里停留太久。
前后算一算,李杰在这边已经停留半个多月,已经是很长的一段时间了。
其他的知青家属过来探亲基本上三五天就回去了,最多不会超过一周。
而且过来营地这边看望知青的大多数是东北这边的本地人,很多本身也在兵团,只不过是靠近后方而已。
像李杰这样千里迢迢,从很远的地方过来探亲的人还真没几个。
李杰刚刚只是这么一说而已,为了让王启明他们吃这顿饭的时候没有负担。
走是肯定要走的,李杰的计划也已经进行到一半了。
他打算观察一下这个湖泊里面的鱼,能给营地这边,带来多少的收益。
尽可能的让三营这边的发展,加速一些,然后李杰就可以放心的离开了。
众人一直忙碌到中午,鱼儿也堆的遍地都是。
很多人双手都被冻肿了,但是所有人的心情都很愉快。
李杰和王启明,两人也是一阵忙活,刚刚捕捞上的那些鱼,挑了几条稍微小点的做活鱼锅贴。
活鱼锅贴又称小鱼锅贴是江淮地区著名的小吃,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
在洪泽湖上,传统的小鱼锅贴是在渔民家的船上做的,将刚捕到的小鱼杀好,用清澈的湖水烧煮,上一些面糊,在锅的中部四周贴上一层薄饼。
乍一揭去锅盖面饼沾着汤汁,鱼儿带着饼香鲜香美味扑面而来,既有主食又有菜肴,是一种独特的美食。
倒是和李杰最爱吃的地锅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不过小鱼锅贴的味道更加鲜美。
小鱼锅贴又叫小鱼锅塌,正宗湖上渔家“小鱼锅塌”鱼是“小鱼”,通常体长一二寸,锅是铁锅,急火烧之容易快熟。
因为面和得较稀,贴在锅边总要往下坠就“塌”下来了,熟后上簿下厚,故叫“锅塌”。
不过今天在捕鱼的时候,李杰特意和王启明他们交代了,说大鱼捞上来,如果鱼太小那就放回去,这样可以实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虽然说李杰也不清楚,这边的水域情况到底如何,但是一点小鱼而已,实在是没有必要赶尽杀绝。
有他在这边运营,哪怕大鱼被捕捞一空,过不了几天,他就可以再弄一批过来。
整个营地不过几百号人而已,营地又靠近边境黑河,哪怕是众人一直捕捞都消耗不完。
而且李杰不可能一直待在这里不走,所以对这边的渔业资源根本不可能造成太大的破坏。
虽然说东北这的渔业资源比较丰富,但是很多时候,这些垦荒人根本就没时间去捕鱼打猎。
待天气好些的时候,基本上是在开垦荒地播种粮食,只有在临近冬季之前才会去山上砍些柴火顺道打些野味。
所以中午这顿小鱼锅贴,吃的在场众人皆是满嘴流油。
一个个都在感慨,李杰的手艺比较好,居然还能想出来这种美味的吃法。
不是因为李杰的厨艺有多好,而是因为小鱼锅贴不是东北这边的特色菜,众人第一次吃,觉得有些新鲜而已。
还有就是,今天中午的主食,可是白面饼子!
虽然说今天过来捕鱼的,都是三营这边的一些主要指挥官,各连的连长和营长王启明。
但是他们吃住,都和过来插队的知青一起,平时也是比较辛苦,哪里舍得这样大吃大喝。
但李杰又不差这点粮食,而且大冷天的过来捕鱼,确实很辛苦,虽然说相对捕鱼的众人,更辛苦的是那些往外跳的鱼儿。
但是这些人如果没有吃饱饭,补充点能量,说不定下午捕鱼时候就会出现问题。
中午这顿饭吃的很热闹,李杰也是将自己珍藏的两大壶散酒拿了出来。
见到李杰又拿出这么多的酒,王启明和王子豪,孙鹏三人对视了一眼,皆是感觉有些震惊。
在他们看来,李杰的酒水虽然不多,但好像是喝不完一样,每次都在恰到好处的时间拿出一些。
毕竟是李杰的私事,他们也是懒得多管,有的吃有的喝,还计较那么多干什么?
所以中午这顿饭吃的众人都很满意,每个人不仅是填饱了肚子,而且还喝到了酒,所有人感到全身充满了力气。
吃饱力气好干活,下午的时候众人捕捞的热情依旧高涨。
考虑到鱼太多了不方便运输,所以李杰便提议,下午的时候就由他骑着追风将鱼给送回营地。
对于李杰的提议,王启明十分爽快的就答应了下来。
所以下午的时候,所有人都是各司其职,李杰骑着追风,不停地往返庄园和营地,而其他人则是在湖泊旁边守洞待鱼。
见李杰骑着马将鱼运送回来,营地这边直接就炸锅了。
好在德高望重的老班长,见到湖泊那边捕鱼确实没有什么危险,于是便跟着李杰一起,返回了营地这边。
然后让营地的众人稍安勿躁,今天晚上一起吃鱼。
之前两次李杰带来的鱼不多,只有几十斤而已,几百个人一分,每个人也分不到多少。
但是这次可就不同了,这些鱼都是各连的连长抓到的,而且数量还不少,今天晚上肯定要让每个人都吃到几块鱼肉。
而且从明天开始,原本的热身活动就改为去湖泊那边捞鱼,刚好往返几里路,就当是拉练了。
对这个决定,营地这边的几百知青皆是欢呼雀跃,没有一点排斥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