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烟泠竹你确定是南宫烟”
他追问道,似有些按耐不住心中的惊喜。
“是啊,姐姐名字我记得再清楚不过了,怎么了,有何不对吗”
泠竹反被他问糊涂了,睁大眼睛看着他。
“没什么,没什么。”
他嘴上说着,心里却恨不能立刻跑到默余那儿,把这天大的好消息告诉他,毕竟这是默余人生旅途上一段刻骨铭心的患难姻缘啊。
“不对,肯定有事。”泠竹从他表情间看出一丝端倪,不依不饶地追问道
“你别想抬腿闪人,定要告诉我。”
说着泠竹一把搂紧他腰,像个孩童耍赖似的粘在他身上。
扑鼻一阵芷兰般的幽香,他顿时被她温香起伏的身子撩到了。
刘驰驰动情地一下把她扑躺在床上,嘴里笑着说道
“谁说我要走的,今日你赶我我也不走了。”
说着低下脑袋一头钻进她亵衣里。
泠竹手忙脚乱地推搪,嘴上嗔恼道
“好好说着话,你钻床上来做什么”
刘驰驰闷头说
“不管,先把你治服了再说。”
由不得她说话,便一头冲刺了进去
刘驰驰精疲力尽仰天躺着,任由汗珠一颗颗从身体上滑落。
泠竹换了身衣裳,此时正拿着汗巾帮他在额头擦拭。
“说你这人不讲道理,我问你的还没有解释,就平白无故被你得逞了,以后断不能再由你任着性子了。”
刘驰驰笑道
“难得你今天立一大功,算作犒劳你吧。”
泠竹脸羞得通红,啐他道
“谁要你犒劳了”
转念又好奇问道
“你所说的立一大功是怎么回事,难道你与我姐姐她南宫家族熟识吗”
刘驰驰意味深长笑道
“我与南宫家族素来没有交集,倒是有一人跟你姐姐泠烟自小就有夙缘。”
泠竹听得愈发好奇,不住推搡他道
“这人是谁快别卖关子了,你快说嘛。”
刘驰驰这才坐起身来,从头到尾将李默余的身世以及儿时经历叙述一遍,临了感叹道
“世上之事往往如此,你不在意之时她可能就在你身边,等你反应到了,那人却已离你而去了。”
泠竹不解他此时此话的含义,但赶着催促他道
“那你还不赶紧去告诉默余大哥,也好让他尽快与我姐相认。”
他自顾摇着头,整理好衣衫推门出去
默余的房间离他房间不远,隔着几丛箭竹只有十多米的距离。
他走到房前叩了会儿门,里面却是无人应答,看来并不在屋里。
闲着无事,他顺着殷府长廊径直朝着前院蹓跶。
前院是大厅的所在,出了大厅绕过巨大的影壁就是前门,所以府外面有什么动静,一般坐在大厅里都能听见。
一墙之隔的街上煞是热闹,人声吵杂,鼓乐喧天,热闹了好长时间方才平歇下来。
刘驰驰不好喧嚣,他皱了皱眉,走到厅里一张椅子上坐下,一旁有仆从奉上茶水,他浅浅抿了一口,看了看四周问道
“大下午的,怎么偌大的府里见不到什么人影,怪冷清的”
那仆从躬身回答他道
“刘爷您有所不知,再过两日就是六月十九的讲经大会了,这可是金陵城里今年的头等大事,到时定然热闹着呢,您有空一定得去听听。”
刘驰驰扬头道
“这事我知道,但这和今天府里冷冷清清又有何关系呢”
那仆从接着说道
“哦,府里的人大多出去看热闹去了。老夫人说了,今天是京里面的高僧抵达我们金陵城的日子,下午在府里面没什么事的都可以出去瞧热闹去。”
刘驰驰不屑道
“这热闹有何看头,一帮人簇拥着几个光头和尚,无不无聊”
那仆从又笑着说道
“可不是这么简单的,这可是京里面来的高僧,听说金陵府衙为安排此次迎宾仪式,光是花车表演就足足排了几里路去,由此可见今天的仪式该有何等热闹了,可惜今日我赶巧当班,看不了热闹。”
言下之意,颇为没亲睹此次热闹而惋惜不已。
刘驰驰看他这副样子,笑着摆摆手道
“快去快去,我准你假了,省得你待在府里也不安心。”
那仆从转作一脸欣喜,谢完他之后就一溜烟跑出门去了。
厅里剩下他一人独坐着,他倒并不着急,一个人悠哉悠哉喝着茶水,且饮且思着,时间过去了好长。
快到向晚时分,出去的人一个个陆续回来了,独独不见李默余的影子。
又等了一刻,听到马蹄声响,一匹坐骑行到殷府门口停下了。他从黄昏的发呆里转过神来,正看见李默余步履匆匆地赶进门来。
他站起,老远招呼道
“你这人玩心也太重了吧,一下午不见你人影,人家出去瞧乐子的人早就回来了,你却要到这时方回。”
李默余三两步跨进厅里来,在他身边一坐下边道
“你猜我出去看到谁了”
“还能有谁,你不是出去看和尚的吗”他调侃道。
“和尚自然是没错,不过此人却是你我的故交。”
他听了心里便有些数了,笑着答道
“你我的故交那除了我们在扶风郡县山下遇见的那个西域僧人,还会有谁”
李默余颇觉意外,问道
“不错,正是他,难罗法师,你是怎知道他到金陵城的”
“这几天金陵城里早已传遍了,说那淮南侯从京城重金礼聘了这难罗法师到金陵城讲法,听说这番僧还是田令孜那老儿一力推荐的。”
李默余听这话后思忖着喃喃说道
“是吗,如是这样就不奇怪了,与他同行的我还见到了另两个熟人。”
“谁”
“令狐嗣和唐枭”
“这两个田大统领门下走狗也来了”刘驰驰瞪大眼睛一副意料之外的模样。
李默余点点头。
“我看得丝毫没错,那难罗法师盘腿打坐在那金顶黄幔帐的华车里,身边的仪仗队列里,骑着高马走在前列正是他们两个。”
刘驰驰思忖片刻从鼻子里哼了一句
“既有故人来,我们当盛情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