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一柄破刀币
身旁响起人们的掌声。
苏清影偏头过来,“杨超,你有把握吗?
不行,我也有一件藏宝,是我的结婚纪念戒指……”
说着,她示意了手上。
杨超看到一枚硕大的鸽子蛋钻石戒指,他深吸了一口气,“苏总,你不要闹了,这是尚古文物交易中心,你这……算什么玩意?”
她翻了个白眼,高傲的伸出两根手指,小声的道,“两千万。”
“这不是钱的问题,苏总,这不是慈善拍卖会,是文物拍卖会,你的戒指没有资格上藏品名单。”
杨超提醒她。
苏清影转过了头,不再理会杨超。
拍卖会正式开始了,主持人小心的从一件古朴的大盒子里取出一只瓷碗,“第一件藏品,清代鱼纹碗……”
人群中发出唏嘘的声音。
“清代的真品,少说也要二百万。”
“真是好大的架势,我只叹囊中羞涩啊!”
薛天策在一旁冷冷的哼声,“不过是个清代的破碗,有什么了不起,一群没见过世面的蠢人!”
杨超听到,冷笑了一声,没有言语。
苏清影却不能像他这么冷静,扭过了头,“薛天策,一只清代的真品,没什么了不起。
可是你却弄一堆假货哄弄我,还真是又穷又厚颜无耻!”
“你,苏清影!别以为有人给你撑腰我就怕了你,今天我就让你和你这个骈头灰溜溜的滚出云州市。”
“就凭你?”
“当在是凭我,你可别忘了,没有你这姘头,你连最一件假古董也看不出来,要不是他,你现在恐怕已经倾家荡产了……”
薛天策冷笑起来。
杨超猛地转过脸来,对上薛天策那双小眼睛,“薛天策,有事冲我来,跟女人对骂,也算是你的本事?”
他握住了苏清影的手,示意她不要出声。
她虽然还想再呛薛天策,可是刚刚没有占到任何便宜,只能乖乖的扭过了头,把视线放在了台上的藏品上。
拍卖会进行的很顺利,今天来的人也是非富即贵。
藏品拍卖势头很好,那只清代鱼纹碗还拍出了三百二十万的高价。
“第十件藏品,也是我们今天最后一件藏品,是唐代大师王哲的柳树图,他画柳树形态各异……”
主持人展来一幅春天河边垂柳的画作,今天的藏品都是真迹,喊价的人此起彼伏,杨超看得也很认真。
确实,今天的藏品很有价值。
他不由得抬头看了一眼主办方,玉艺文化公司,听说老板姓耿,是个玉痴,看来也是一个识货的人。
苏清影有些百无聊赖,杨超看过去,只见她盯着不远处的方向,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是宋元春。
杨超有点脸红,这两个女人还真是麻烦。
不一会儿,台上的主持人站起来,欢呼道,“尚古文化拍卖会圆满结束,接下来是名位藏友大展身手的时候了,藏友们尽可以拿出自己的宝物,供大家欣赏鉴定,我们最后会评出最有价值的藏品,颁发年度证书!”
台下掌声雷动。
其实这才是尚古文化的重关戏,今天来的大部分人都是为了展现自己的藏品,和专业的人士交流意见。
这时,薛天策转身离开,拿起电话拨了过去,“虾米,叫人把我的宝物带进来,小心点,贵着呢。”
虾米忙连连应声。
杨超走到了苏清影的面前,“苏总,你放心,我有信心可以赢了薛天策,我不会让他有机会站起来,来伤害你。”
“真的,有把握?”
苏清影的眼中有些茫然,她一直很相信杨超,只是看着薛天策神神秘秘的样子,她多少有些担心。
“真的。”
杨超手扣上了苏清影的手,大步的朝着台上走去,到了专属于他的展区,小心的拿出那柄刀币。
人们看了一眼刀币,一枚发绿的小小刀币,很多人没有兴趣,直奔其他藏品展区去了。
忽然,前面人们哄声起。
“这……这好像是明朝的官帽……不会吧?
明朝的真迹?”
“看着像真迹,你们看这官帽上的虎纹,绣得栩栩如生,绝对是真品……”
“这是哪位藏友的藏品?”
杨超也询声望了过去,赫然看到薛天策的展牌,放在了官帽的展位上,他凝起眉目,望了过去……
薛天策现在可是自身难保,怎么可能会有明朝的真迹。
眼前忽然出现一位瘦高的男人戴着官帽,去上朝拜见皇帝,还有文武百官一起跪拜的画面。
难不成真的是真迹。
这时,眼前的画面变了,一个高高的黑衣人从一户老者家里抢了一个盒子,黑衣人将盒子交给了薛天策,他打开来,盒子里正是这顶官帽。
原来是抢来的!
杨超心里明白了,果然,薛天策这个人还真是卑鄙无耻。
这时,有人来到了他的展台前,“杨总,今天这么大的日子,你拿着一枚破刀币是什么意思?
看不起大家?”
一个年纪有些长,戴着一幅眼镜的老学究朗声开品说,“杨总不会是要破产了吧?”
接着,一些人交头接耳起来。
“你们胡说什么,杨总拿出来的东西一定有深意,你们懂什么,不懂别乱说话。”
一个英气的声音响起。
杨超看过去,原来是宋元春。
宋元春到底是云州市一级鉴定师,她的声音落下,便没有人再多说什么了,她大方的走到了杨超面前,冲他莞尔一笑。
“加油啊。”
“嗯……嗯好。”
杨超回了一个微笑。
他刚想再找点话题来说,宋元春转身走了,去了下一个藏品展台做鉴定去了,杨超心里忽然有点难过。
他和宋元春要一直这个样子,别别扭扭的?
“宋老,王老,你们也来了,快给大家鉴定一下,各位的藏品级别,大家还等着评选呢。”
这时,从后台走出来十位专家级鉴宝大师,宋文哲和王松涛也在其中。
主持人招呼着大师们,再次开口,“大家不要吵了,该看的也看的差不多了,现在让专家给咱们评选评选,大家心里也有个谱……”
人们自觉的不再议论谈话,分退到两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