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父亲的那句话,卫秦慢慢地陷入了沉思,嘴里低声念着‘慈悲’。
不知何时,卫秦的嘴角勾起,带着一丝的嘲讽意味。
是的,慈悲。
在君王看来,对犯了谋反大罪的臣子,能够偷偷留下一个子嗣,传下血脉,那已经是极大的慈悲。
然而,倘若所谓的谋反大罪,是诬告呢?
君王被迷惑了吗?
是否有一个妖姬一样的女子,蛊惑了君王?
或者是君王被架空,成为了傀儡?
不!秦惠郡王是一位很英明的君王。
他的眼中,只有秦郡的土地,只有秦郡的大好未来,只有他要传袭的江山社稷。
他不会被女人左右,更不会被人架空。
有一本野书中曾经提到——商君变法,强大了秦国,但是得罪了很多的权贵。
这也是商君的取死之道。
秦孝郡王去世之后,权贵们趁着新王登基,朝政不稳,逼迫秦惠郡王,以谋反大罪捉拿商君。
秦惠郡王很英明。
他擒拿商君,以车裂重刑处死。
那些权贵们庆贺着,感叹着。
那个商君,终于死了。
他的所有家眷,全部活埋。
曾经压在头上的那把让人不敢动弹,锋芒毕露的屠刀,终于不复存在。
他们想象着,朝堂上应该怎样表现,如何措辞,寻找怎样的理由,把商君的一切功绩,全部抹去。
那些人秘密集会,商讨着对策。
终于,他们在朝堂上上书,请求彻查“商君谋反”一案。
他们的刀,指向那些被商君提拔,重用的能臣干吏。
他们等着秦惠郡王的王命,脸上绷着忍不住的笑意。
秦惠郡王发话了,一群侍卫冲进来,将他们不由分说绑起,押至殿外。
秦惠郡王颁下他们的罪状:嫉贤妒能!诬告能臣!纠结党羽!意图不轨!
王命最后四个字——一律枭首!
那些权贵中,有秦惠郡王的族叔!
秦惠郡王握刀的手,从不手软!
为了秦郡,他可以牺牲自己的儿子,或者是孙子,孙媳,曾孙。
他谨记老师的一句话——成大事者!决不能为外物所牵绊!
不论是女人!宗亲!子孙后代!哪怕是教给他这一切的老师!
只要有利于秦郡!他都可以牺牲!
当然,这个老师,并不是那位替自己代罪的恩师!
恩师教给自己的是仁,义,礼,智,信。
没有人知道,那位发布改革,创立新法的卫鞅,在问罪于太子之后,成为太子新的老师。
知道这件事的人,只有秦孝郡王,卫鞅,秦惠郡王,还有秦惠郡王的贴身内侍。
当擒拿自己的人来到府外时,卫鞅很平静。
或许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的那位弟子,会如何处理这件事。
他拿了一本书,放在袖中,便登上囚车,押送咸阳城。
囚牢中,阴暗潮湿,卫鞅却好像身处最为奢华的宫殿中。
他要了矮几,油灯,清水,慢慢地翻动着书页。
起初,囚犯们尽情地侮辱,谩骂他,他却只是淡然一笑,毫不理会。
那些人骂得口干舌燥,零零星星添上一句‘不得好死’。
这么多年,操心国事,还要挪出时间教导太子,卫鞅很累,很累。
他一直记得,自己一开始,很喜欢读书,不论是什么书都可以。
后来,座师公叔座让他为国效力,他才不得不读了很多韬略,治世,用来敷衍君王。
可惜,君王信任老公叔的为人,品行,却不信任他临死前的‘胡话’。
老公叔临死赠言:卫鞅此人,若是君王不用,就一定要杀了他!
‘否则!他到了他国!定会威胁,报复魏国!’
魏王看着那个其貌不扬的卫鞅,戏道:老公叔真是糊涂了!
卫鞅得知老公叔的‘遗命’之后,一声苦笑,离开魏国。
此时,他已经三十多岁,既未成家,也不曾立业。
周周转转,十年过去。
他饱受别人的白眼,决定做些什么。
这时,秦地,秦孝公发布‘求贤令’。
卫鞅前往秦地,因为没有权贵引荐,空耗了许多岁月。
后来有一个富商德成为他打点,才见到秦孝公,一举成名。
那个富商后来也做了官,可惜,贪心太重。
卫鞅将他处死之前,款待了一桌好酒好菜,为他留了一丝血脉,送他上路。
这段经历,他曾经特意讲给太子听。
当时,他好像很惊讶,为什么连自己的恩人都能无情地挥下屠刀?
将书合好,卫鞅喝了几口清水,心中念叨:那么,你会怎么做呢?
‘太子!不!现在应该叫君上了!’
这时,一队身着盔甲的兵士闯入监牢,走到卫鞅牢门前。
一个狱卒被拉扯着,哆哆嗦嗦打开门锁。
卫鞅整理衣冠,慢慢走出去,外面的人很是恭敬,好像他不是犯了谋反死罪的囚徒,还是那位力推新法的大良造。
一处静室,卫鞅见到了秦惠郡王。
看着那双果断的,闪着亮光的眸子,卫鞅欣慰地笑了。
秦惠郡王行礼,请卫鞅坐下,一伸手,一队舞姬送来美酒佳肴。
秦惠郡王敬第一杯酒,谢卫鞅变法改革,强大秦国。
秦惠郡王敬第二杯酒,谢卫鞅运筹帷幄,破伐秦大军。
秦惠郡王敬第三杯酒,谢卫鞅指点,指导。
秦惠郡王倒了第四杯酒,双手呈上,身子跪倒,沉声道:最后一杯酒!
‘谢老师成全!’
卫鞅已经花甲之年,却笑得很开心,将酒樽拿起,一饮而尽。
卫鞅站起,缓缓转身,走到门口,突然停住,叹声道:我的子孙,怎么办?
秦惠郡王正色道:弟子会为老师留一个子嗣!
卫鞅想了想,转过身,走到一处矮几旁,端端正正地坐好,脸色一正,口中吐出两个字,‘研墨!’
秦惠郡王走过去,拿起一旁的墨,在砚台上缓缓地研动着。
卫鞅拿起笔,在砚台中蘸了蘸,从怀中拿出兽皮书,一手翻开。
翻过一页,看到那句自己教育子孙的话,缓缓掀过去。
空白的兽皮,淡的几乎嗅不到的腥味儿,卫鞅凝神提笔,写下八个字——卫鞅子孙,再不为官!
卫鞅将笔搭在一旁,看着秦惠郡王,眼中的意思很明了。
秦惠郡王低头道:弟子明白!
卫鞅起身离去,三日后,受刑而死。
同一日,卫鞅五子二孙,数十家眷,全部活埋。
同月,一个不断咳嗽的人,坐着破旧的马车,离开咸阳城。
秦惠郡王的贴身内侍追上马车,将一个盒子交给他,让他前往北地。
几个身份截然不同的人,离开北川郡白家,去往一个偏僻的所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