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二年六月的清晨,寒风刺骨。李毅验了牙牌,进入宫城中。
天刚蒙蒙亮,官员也都是刚刚来到,三五成群的向着文华殿走去。
一些官员看着身穿四品冠带的李毅,一个个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李毅也是第一次以四品大员的身份上朝,总觉得官袍不合身。
这时候一个官员走到李毅面前,笑着道:“这位可是右佥都御史李毅?”
李毅拱手道:“在下正是。”
王永光满脸笑容的道:“李大人,你的名字在朝野之中可是如雷贯耳,我可是早就想见了。”
李毅满脸疑惑的问道:“不知阁下是?”
王永光笑着道:“吏部尚书王永光。”
听到面前的是二品大员,李毅连忙见礼道:“下官拜见天官。”
王永光并没有退让,而是心安理得的受了李毅的拜见,朗声道:“李大人,你也算是少年英才。年岁不过十七,居然就位列四品大员的行列,能够参与常朝,真是后生可畏。”
李毅不知道王永光找到自己是什么用意,当下道:”大人缪赞,下官惭愧。“
王永光呵呵一笑,道:“不知道李大人是那年的进士?”
王永光身为吏部尚书,如何会不知道自己的出身?
李毅微微一愣,微微皱眉道:“下官只不过有秀才功名。”
“秀才功名?”王永光脸上露出吃惊的神色,大声道:“秀才功名?李大人可不是在戏耍本官?”
李毅眼神微冷,道:“下官乃是因功迁升,并非通过科考授官。”
“你看我这脑子,李大人的功劳朝野皆知,我怎么给忘了。”王永光笑着道,“李大人擒塔拜,破建奴,居功甚伟,可为大明第一神将也。”
自己一个四品文官,却被称为神将,李毅眸中寒光闪动。
王永光却并不惧怕,突然冷声道:“怎么,李大人动怒了?”
李毅看着神情冷淡的王永光,沉声道:“王大人这么做,是什么意思?”
王永光冷冷的看着李毅,指着进殿的官员们,道:“李大人,你好好看看。这些人都是十年寒窗苦,呕心沥血,年华逝去才一步步走进这恢弘的文华殿中的。可是你,一个小小的秀才,立了些粗鲁武人的军功,就敢走进这文华殿,和我们士大夫为伍,你也配?”
你也配三个字斩钉截铁,如同人间至理一般从王永光的口中说出来。
李毅握紧拳头,冷声道:“王大人,我只是一个秀才不假,但是这佥都御史的官位,也是我一步步靠着军功挣来的,并不比文臣治理天下来的容易,还望王大人自重。”
“自重?”王永光满脸嘲讽的笑道:“李毅,你不要认为有皇上给你撑腰,就敢在我面前拿大。本官告诉你,这天下都要靠我们士大夫来治理,而你们这帮粗鲁野蛮的武将,也在我们的节制之下。皇上提拔你为佥都御史,本来就是一个错误。”
李毅看着王永光高高在上的神情,心中升起怒意,但是在紫禁城中,无论如何也不能动手。
“王大人,我不知道你今天为什么和我说这些,但是这天下并非你士大夫的天下,还让你谨言慎行,免得招揽祸患。”李毅丝毫没有退让的道。
听到李毅事到如今还敢威胁自己,王永光眼神阴狠,冷哼一声道:“过了今天,你就知道这天下是谁的了。”
这时候后面有文官上前,看到王永光躬身道:“天官,如何还不进殿?”
王永光冷冷的看着李毅,道:“我正和年轻有为的李大人谈论些许事情。”
那文官看着李毅,一脸的嫌弃,道:“王大人还是不要和此人走的太近。靠着逢迎上意,讨好皇上升上来的佥都御史,怕沾染上也不是好事。”
说完直直的走了过去,连看都没看李毅一眼。
李毅这才明白当初刚到天津卫后,陆长风为什么十分担忧的劝谏自己低调行事。
今日看来,自己果然成了这帮文臣的眼中钉。
独自一人走进大殿,李毅在御史的指挥下站到后面。
身为佥都御史,四品大员,李毅应当站在三四排中,但是如今却被安排在后列,显然是故意为之。
望着面无表情的御史,李毅明白,他们就是故意给自己使绊子。
他也不理会那名御史,直接快步向前,站在了第四排。
御史见李毅突然动步,眉头一皱,着急的喝道:“李大人,御前议政,不可失仪。”
李毅冷声道:“本官就在这里议政,有何不妥?”
御史并不理会李毅的发问,继续喝道:“还不返回原位,难道不怕君前失仪,获罪受罚吗?”
御史负责维持朝政的秩序,一旦发现有人失仪,就可治罪,这是他们的权利。
但是李毅并不惧怕,站在原地并没动身。
很显然,自己考军功擢升,被皇上提拔为佥都御史,朝中诸臣皆是不服气。
无论是王永光还是御史,他们这么做都是在给自己难堪,排斥自己。
但是对于李毅来说,较好文官自然重要,但他们做的这么过分,自己就没有必要热脸贴冷屁股了。对于他来说,自己之所以能够站在朝堂,是因为自己实打实的军功,是崇祯皇帝的器重,只要有这两点,这些文官又能做的了什么。
这时候崇祯皇帝登上龙椅,开始常朝。
常朝刚刚开始,就见刚刚的御史出列高声道:“皇上,臣弹劾李毅君前失仪之罪。”
崇祯皇帝微微一愣,没有想到刚刚上朝就碰到这种事情。
看着被孤立的李毅,崇祯皇帝明白过来,看样子这是朝中的文臣在对付李毅。
李毅乃是自己器重的人才,御史弹劾他,显然就是对自己扶持势力的不满。
崇祯皇帝眼神微冷,朗声道:“朕看并无失仪之处,退下。”
对于皇帝来说,退下二字说出来,就跟“滚下去”意思相同,十分严厉。
要是换成其他的朝代,被皇上这般训斥,御史早就灰溜溜的退下去。
但有明一代,御史身为文官中的文官,清流中的清流,战力可是比他们的前辈强大多了。
当下御史高声道:“皇上,佥都御史李毅参加朝会,不遵班次,妄动妄行,这个是不敬皇上,不敬皇家威仪。御前失仪,乃是皇家的脸面,是大明的脸面,不能这般轻易放过,还望皇上治李毅罪。”
这时候章允儒等人纷纷出列道:“大明脸面不可失,请皇上治罪。”
看着言官纷纷逼迫自己,崇祯皇帝脸上露出怒色,低喝道:“子虚乌有的事情,不必陈情,速速退下。”
章允儒是东林党,和支持皇上新政的李毅天生就是政敌。
当下他出列跪地道:“皇上,大明中兴,最为重要的就是亲贤臣,远小人。佥都御史李毅逢迎上意,取得高位,乃是小人中的小人,奸臣中的奸臣,还望皇上明察,将李毅革职查办,震慑宵小之辈。”
一帮清流纷纷上奏弹劾自己,李毅站在一旁却是满脸的懵壁。
这是怎么回事?我不就是插个队吗,何必动这么大的排场,动不动就革职查办。
清流一同弹劾李毅,就连崇祯皇帝也是倍感压力。
他只好和颜悦色道:“诸位所陈,朕已明了。如今国事要紧,这等事情,等朝会之后,朕自然会训斥李毅,让鸿胪寺的官员教他礼仪。”
朝会之后亲自训斥?这是惩罚还是恩宠啊》
清流们当然可能这么容易就被搪塞过去,纷纷跪地叩首道:“皇上,皇家脸面不容失,君臣礼仪不能费。若是今天不治李毅失仪大罪,臣等就跪地不起。”
一旁的王永光幸灾乐祸的看着这一幕,他知道皇上最重自己的声望,若是清流们真的跪地不起,那么这件事很快就会传出宫,到时候皇上名望定然受损。
如同王永光想的,崇祯皇帝确实注重自己的名声,看着下面死皮赖脸的言官,也是束手无策。
他看着李毅,本想让其帮自己扛过这一关,罚俸半年了事就好,但是想了想,他沉住气,并没有说话。
钱龙锡看到这一幕,突然走出来看着言官,冷哼一声,道:“皇上面前,这般哭哭啼啼成何体统。你们说佥都御史李毅君前失仪,我看你们才是君前失仪。”
听到阁老的呵斥,言官们顿时停止了陈情,面面相觑不知道如何回答。
崇祯皇帝听了脸上露出笑容,兴奋的道:“钱阁老说的极是。你们还不快快起来,难道也想被以君前失仪问罪吗?”
言官被逼无奈,只好一个个站了起来。
就这样,一个因为李毅插队的风波就暂且停止。
而身为当事人的李毅,一时间还没有反应过来。
怪不得大明形势一天不如一天,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个没完,国家大事却被抛之脑后,这如何能够治理得好天下。
崇祯皇帝看着下面两班大臣,开口道:“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袁崇焕,佥都御史兼辽东按察使李毅,此二人于六月五日擒拿毛文龙、毛承禄、孔有德、耿仲明一事,各位臣工已经知道,但是个中经过,还不是很清楚。”
说完看着李毅道:“李毅,你跟各位大臣说说当时的情形。”
李毅也不啰嗦,直接原原本本的将事情的经过说了出来。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