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乎意料的是,事情有了转机。3日凌晨2点15分,康拉特师长收到屈希勒尔大将发来的电报,l马尼亚伞兵将于1个小时后到达。
其实这不是d国高层的效率有多高,而是l马尼亚方面自己提出的。
不过,由于l马尼亚伞兵在41年才开始组建,而且经费紧张,所以规模还很小。直到现在为止,仅组建了一个营,番号是第4伞兵营。其中只有第1连和第2连完成了训练,而第3连和重武器连甚至还没完成跳伞训练。
虽然只有区区一个营的兵力,但是当第4伞兵营到来后,还是极大地振奋了d国伞兵的士气。此时d国第4伞兵师刚刚击退了敌人第3次进攻。不久,空军还空投了第一批补给物资。
4月3日凌晨4点,由于在赫其那村的第28团承受的压力最大,损失也最大,所以康拉特师长下令l马尼亚第4伞兵营支援该团。
由于do217重型轰炸机可以携带总重2000kg的炸弹,所以轰炸的面积就大,看着一颗颗航空炸弹雨点般落下,实在令人感到震撼。
利用这段宝贵的时间,各团都加紧修补工事和重新分配兵力火力,准备接下来的恶战。
一个小时后,师部直属侦察营也前去增援第29团,康拉特师长手里没有预备队了,师部警卫营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动的,因为在别列戈沃这里也需要留下一支必要的部队来警戒。当然,如果实在顶不住了,就只能收缩防线。
在空军的助战之下,第4伞兵师终于顶住了s军这次进攻。
15点整,第28团遭到s军t-34坦克的攻击。这是空降以来首次面对敌军坦克。虽然这也在预料之中,但是伞兵们缺乏重武器,整个第4伞兵师仅有12门37mm反坦克炮、16门75mm无后坐力炮和8门105mm无后坐力炮。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d**工特意生产了75mm、105mm无后坐力炮专用的穿甲弹,不过由于无后坐力炮的初速不高,所以穿甲能力还是不尽人意。当然,在500米距离内,还是对坦克有致命危险的。而37mm反坦克炮对付轻型装甲还行,对付t-34坦克则基本无效。
战斗再次打响后不久,第28团的官兵就发现,十多辆s军t-34坦克根本没有突进的意思,只是停在山脚下平射d军阵地,威胁很大。
战斗打得很激烈。这时,师部直属炮兵营的8门105mm无后坐力炮也开火了。这种火炮最大射程约8000米,是伞兵最重要的支援火力。康拉特师长把该营部署在空降场的树林边,在这里就完全可以支援第28、29团的战斗。
8门炮的齐射威力是很大的,特别是排炮。在前沿炮兵观察员的指示下,一轮又一轮的排炮轰击,硬是生生扼住了s军步兵潮水般的攻击。
尽管这样,对第28团的伞兵已经是极大的帮助,始终牢牢地坚守着阵地。只是还没有有效的手段打击较远处的t-34坦克,伞兵们只能继续忍受坦克炮的猛烈轰击,损失很大。
除非空军再来助战,否则还真的不好办了。为此,康拉特师长已接连两次请求空中支援。16点36分,7架ju-87俯冲轰炸机终于来了。
转过头来的飞行员已经找不到t-34坦克了,于是纷纷把目标改为s军步兵,机载的792mm机枪在空战时比较吃亏,但对付步兵还是绰绰有余的,而且临走时还把本来用来对付坦克的炸弹通通丢到敌军步兵的头上。
可是康拉特师长无论如何也高兴不起来,因为太阳快要下山了,天黑后,第4伞兵师将失去空中支援,而登陆部队还需4个小时才到达。另外d国最高统帅部虽然同意调第7伞兵师参战,不过该师目前还在集结之中。所以这最后的几个小时才是真正的考验。
趁着战斗间隙,康拉特师长决定冒险动用警卫营,其中警卫1连和2连增援第28团,警卫3连和重武器连增援第29团,第27团由于地势最好,所受的攻击也最弱,所以还可以继续坚持。至于别列戈沃的警戒任务,只能交给通信连和从野战医院集中的213名伤势较轻的伤员共同负责。
就在这时,第27团的警通连连长科拉赫上尉带领全连赶到师部。
对于第4伞兵师来说,最难熬的时刻终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