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 > 历史军事 > 国家崛起 > 正文 第三十八章 ‘拉多姆’突出部(1)

正文 第三十八章 ‘拉多姆’突出部(1)(1 / 1)

s联参战后,最感到高兴的人应该是丘吉尔了,因为这样y国的压力一下就减轻了许多。尽管在此之前丘吉尔是非常仇视s联的,也没少在背后谩骂斯大林是‘格鲁吉亚农夫的儿子’,现在,他觉得斯大林是可爱的,甚至是亲切的,并在给斯大林发去热情洋溢的电文中,破天荒地首次使用了‘尊敬的斯大林先生’,至于‘格鲁吉亚农夫的儿子’这样的话,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再说的了。

其实不论丘吉尔作何反应,斯大林都决定行动了。

在这个突出部地区有两条公路桥和一条铁路桥横跨维斯瓦河,可分别通往普维瓦和登布林方向。该地大部分都是平坦地区,只有少数几个海拔60多米高的坡地和几片较大的树林,此外就是稀稀拉拉的村庄、树木和草丛,根本无险可守。其实在b兰这个国家,大部分都是类似的平原地形,非常适合摩托化部队运动。

当然,d军在这里部署的兵力和火力也是最多的。

1、第一道防线由第58、118混编旅防守;

3、第三道防线由第142、168混编旅防守;

5、第五道防线由第283第步兵师防守;

从防御部署来看,d军采用的是典型的阵地消耗战,而最重要的是,魏克斯将军手里掌握

第58混编旅防守着普维瓦方向的一条公路桥,其友邻的第118混编旅防守着登布林方向的公路桥和铁路桥。这两个旅的成员大部分是来自j克斯洛伐克的志愿者。当然,他们和其他志愿者一样,都希望得到d国国籍。

第58混编旅编制有6个步兵营和1个炮兵营,全旅共4300余人。该旅被部署在最前沿,其防御正面约15公里,纵深只有4公里。

在2营的最前沿阵地上有一条铁丝网,这是防止敌人偷袭或渗透用的,紧接着是300多米宽的雷区或反坦克障碍物,后面是一条宽4米、深3米的反坦克壕,过了反坦克壕,就是该营的主防线,共修筑了15个堡垒,是2营的支撑点工事,其中两个海拔分别为652米和639米的高地,就是全营最核心的防御工事。

此时公路的两侧都已布满地雷,路面则用‘森格尔的铁墙’把这条公路封闭了,除了巡逻队,没人可以接近桥面。

全营阵地依靠一条堑壕把各个堡垒连接起来,堑壕里还修筑有一些用原木和沙袋覆盖的掩体,这些掩体通常作为观察哨用的,同时也可作为轻机枪火力点。

在2号堡垒里还有1个排的预备队。其他的堡垒大部分部署了2个班的兵力和1门50mm反坦克炮,这样,仅在1营的防区就部署了16门反坦克炮,火炮配备数量大大超过了标准配置,所有堡垒都各自储存了2个基数的弹药和3天的补给。

d军战术目的很明确,就是要依靠坚固工事尽可能多的消耗敌人的进攻力量,为后面的反击创造条件。

那些淘汰下来的37mm反坦克炮除了一部分在炮兵学校用于教学和训练外,大部分都转让给l马里亚的部队,从而换取d国急需的石油。

其实按照常规,像第58混编旅这类暂编部队是不会这么快就有这些重装备的,但由于是在最前线,所以不但优先换装,而且还从其他部队抽调了一些重装备来加强作战实力。

瓦克少校今年已42岁,是上一次大战的老兵,那时刚当兵不到一年,战争就结束了。按照协议,作为战败国的d国国防军只能保留10万人的兵力,瓦克由于表现出色,有幸成为这10万武装部队中的一员。

按照计划,这些暂编部队完成组建后都会被部署在最前沿,只要战斗打响,肯定就是首当其冲,所以大家都戏言混编旅是‘炮灰’部队,事实上组建这类部队的目的也正是为了弥补d国人力不足。

平心而论,混编旅对兵员的挑选还是比较严格的,除了身体素质良好,还规定所有志愿者不论原来是否在部队服役过,一律从新兵做起,并且按照d军的标准开始训练。此外,还要求他们在新兵连就必须学会听懂和能说简单的d语条令。

最新小说: 诸天武侠:从全真开始 公主万福 霓裳铁衣 催昭嫁 快穿之女主终结者 我的女友是诡异 说了多少次,别管我叫大哥! 穿成首辅大人的童养媳 真名媛穿成假千金 三国美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