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如玖闻言呆了一呆,随即哈哈大笑,指着余筱影道:“你想得是不是太多了?”
余筱影不理会他,对着窗外托腮细思,这到底算不算得上是“私相授受”?
魏如玖看她不说话,想了想还是凑到她跟前儿,伸手点点她的前额,开口道:“怎么突然想起来问这些?”
“怕不合礼数嘛,”她叹了一口气,抬头看向他,“你觉得可以送吗?”
魏如玖哪里知道这些姑娘家的事?不过,他多少也是见识过的,京都里的公子姑娘过生辰的时候,也并不缺少送礼物的同龄人。
说来只不过是因为此时都在北地,若是在京都的话,礼物直接被下人送过去了,哪里有什么于理不合?
“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你看着办就是。”魏如玖道。
他想的很清楚,不是可以问孙嬷嬷吗?总归不会出什么岔子的。
余筱影心里也清楚,如今的男女大防不至于严重,要不然她也不能像现在这样出门。
从魏如玖处离开后她便叫来了孙嬷嬷商量,孙嬷嬷听完她的话后很是无语,不知道为何自家姑娘会有这种想法。
她仔细想了想,觉得应该是自家姑娘看了什么闲书,恐怕是被误导了。
“姑娘想送什么礼物?”
依着她的看法,荷包帕子的针线活是万万不可能的,她就没见过自家姑娘做过这些,当然,用这些送礼也不合适。
那就只能选现成的了,不管是从库房里拿,还是从外面买,总归都是明面上的东西,哪里会于理不合?
余筱影听完孙嬷嬷的解释后就放心了,回头想一想,也觉得是自己想太多了。
她一手玩着手里的簪子,一手在案几上摩挲了几下,试探着道:“笔墨纸砚?”
她经常听魏如玖提到孟嘉晏的书房,她刚来京都时还从那里得了几幅字帖,魏如玖找来的那些闲书说不定也有他的份。
读书好啊,在这个时代,笔墨纸砚简直不要太常见,送尊长师友都很方便。
虽然听起来普通了些,但总归不容易出错啊。
孙嬷嬷也同意她的看法,那位孟二公子跟自家二公子不一样,读书人嘛,怎么会不喜欢这些?
她之前还听说有人爱砚成痴,那肯定是读书人,不然若是一个人大字不识,要砚台也没什么用啊。
她刚想开口,很快又想到什么,面有难色地道:“笔墨纸砚是很合适,可出门的时候,并没有带贵重的出来。”
这就要说到余筱影兄妹两人了,两人对书的追求都不高,整理行李的时候要求精简再精简,带的只是平时常用的笔墨纸砚,虽然也算是价值不菲,但总不能送给人家用过的吧?
简而言之就是,带的行李里没有可以当作礼物送人的笔墨纸砚。
那就只能出去买了,余筱影回想了一下自己在这里逛过的店铺,似乎并没有见到这样的铺子啊。
不过,北地虽然地贫人少,想来多少也是有些读书人的,总不至于一家这样的铺子都没有。
她吩咐人出门去打听,在心里想着别的退路,若是真的没有寻到合适的笔墨纸砚,还能送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