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的好友孟嘉晏也受了不少的影响,虽然一开始是孟嘉晏的小传把魏如玖带上了,但随着之后诗文集的难求,魏如玖已然成了独立于诗文集作者之外的又一“名人”。
但好在孟家的这位二公子算是个“老好人”,远不如魏二公子如泥鳅般滑不溜。
不少人都觉得,他的诗能上诗文集,才学固然是其一,但恐怕他和魏二公子是好友也算是原因之一。
对此,孟嘉晏在心底表示,自己绝对是靠才学上的,毕竟里面的诗文大多是他择选出来的,就算是靠关系,也绝不是魏如玖的关系。
至于到底靠了谁的关系,他拒绝作出进一步的回答。
但不管怎么说,魏如玖在国子监的日子可谓是水深火热,每日顶着众人期待的目光,他都想开口把实话讲出来了。
他不敢吗?
他当然敢。
但之后呢?他可不想再领家法。
罢了,就当是为自家妹妹顶缸好了。
是以,众人发现,魏二公子似乎变得越来越高深莫测了,不管你跟他怎么说,他总能将一切扯到忠君报国上面去。
忠君报国不对吗?
当然对!
但是,这话从魏二公子嘴里说出来怎么就觉得那么不靠谱呢?
终于到了休沐的时候,魏如玖都没来得及等孟嘉晏,出了国子监就一路直奔回了府中。
他要跟自家妹妹商量一下,看在自己为她保守秘密的份上,她一定要多为自家的食肆多多费心。
当然,要是她能再多印些诗文集就更好了,好歹平复一下大家的不甘。
但回到府一问,嗬,这丫头居然又回庄子住了?
真是……
他觉得自己这些日子白受委屈了,人家一点儿都不放在心上。
随后又觉得,正是自己受了这些委屈,这丫头才有如今的安稳日子可过。
若不然,他把一切都说了出来,她可别想再像如今这般清闲。
所以说,自己的付出还是值得的。
其实他也不是没有想过再举办一次文会,但之前他听到了余筱影说“饥饿营销”,他简单的理解为“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再说,请来大儒和皇子还算容易,但他能让自家父亲给自己写序吗?
他缩缩脑袋,想都不要想。
说不定还要被骂,指责他一天到晚不做正事,自己才学不精,就搞这些歪魔邪道。
但放在自家小妹身上,这一切就不一样了。
唉,人家的样貌占便宜啊。
其实王府里的四个孩子,他和自家小妹的相貌有那么几分相似,他之前不知道为何陛下对他会那么偏爱,但看到自家小妹的样貌后就有些了然了。
在这些儿孙辈里,她的样貌是最像祖母的。
他曾经在陛下那里看到过祖母的画像,许是听多了陛下在他耳边讲祖母的事情,他在看到自家小妹的第一眼便有一种亲切感。
但这种亲切感不单单是兄长对妹妹的爱护,似乎还隐约有着那么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或许可以说是对祖母的尊敬,尤其是在她一脸严肃的时候。
他决定,明日就去庄子上找那丫头,就算不能再开一场文会,说不定还会有些别的收获。
总归比自己一人暗自承受委屈要好,一定要让那丫头知道自己这些日子的苦楚。
是的,他决定卖惨,这是他刚受石夏启发得到的。
石夏这些日子在那丫头那里看了不少话本,按照石夏的叙述,他已经明白了何为“绿茶”,何为“白莲”。
他觉得,自己明日或许可以尝试一下其中一种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