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之前立下的功劳不足以他升职,毕竟,越往上,也越难升迁,毕竟,队正和伍长之间相差的说是一倍的手下,但是其实也就是多五个人而已,到了旅帅,相差的就是十倍,九十个人了。校尉到偏将,中间差的也有八百个人,但是在王上,差的就是四千。
秦昭固然率领自个的手下,不仅保住了西州卫,还杀了不少狄戎人,但是距离升职加薪,还是有挺长一段距离的。不过,卢明远对于秦昭在自个眼皮子底下弄出了五六十个骑兵的事情却是睁只眼闭只眼,另外,还跟秦昭说了一句,作为副将,身边亲兵的数量也是可以提一提的。
亲兵什么的,一向是不算在整个编制里头的,一般对于亲兵的支出,也多半是将领自个负责,亲兵没有确切的军职,拿的军饷也就是寻常精兵的饷银,而另外的,就需要他们护卫的对象自个支出。
因此,各个将领挑选亲兵,多半都是从族人或者是自家世代的家奴中挑选,一方面肥水不流外人田,亲兵的待遇可不差,另一方面,在关键的时候,亲兵将会面临更加危险的处境,普通的兵丁若是遇到战败之类的情况,可以四散跑掉,但是亲兵就得一直护卫在将领身边,甚至到头来得战至最后一人,总之不能让自个护卫的对象出什么问题。
因此,这些亲兵自然得保证他们的忠心,要不然,遇到危险,这些亲兵跑了,那找他们又有什么意义呢?族人出身,他们得保证家族的利益,家奴出身的更是如此,若是主家出了问题,别说军法了,便是家法也饶不了他们,他们还有家人在主家为奴呢!
就像是秦昭之前做校尉的时候,他前任的前任,因为是寒门出身,身边虽说后来做了校尉之后,自个也挑了几个亲兵出来,也就是从自个营中挑出来的。但是,他们的忠心程度自然是有问题的,根本就没有那个不惜自个的性命,也要保护上官的意识,因此这才叫那位倒了霉。
秦昭自然也不能重蹈覆辙,他这会儿没办法从秦家那边找人,不过,秦家那边也很是干脆,秦优在知道秦昭升职之后,就已经在准备给秦昭的亲兵,秦家如今生意做得大了,干脆让一些族人直接跟着商队到了西州卫这边,让秦昭从中挑选。
秦昭自然是领了秦优的好意,从中又挑选了二十个人,补足了自个亲兵的编制。依旧以秦平义为首,叫他们几个老人先带着训练。
不过,秦昭总不能一直从秦家那边挑选亲卫,秦昭还是想要培养出一些属于自个的人手出来的,而且,老是依靠秦家那边,难免叫秦昭觉得有些不够安心,因此,秦昭琢磨着,自个如今也该暂时撇开秦家,有自个的班底了。
身后有个家族,而且秦昭还是半路加入的,对于秦昭来说,虽说有好处,但是秦昭心中也存着一些警惕之心,毕竟,谁知道秦家什么时候觉得自个对秦家有害了,会不会将自己给卖了呢!
秦昭在秦家的时候,身边自然也有家仆服侍,都是秦优从自家的家奴中挑选出来的几户人家,一家子全给了秦昭,但是,秦昭跟他们才相处多久,秦昭可不相信,手上有卖身契,他们就会真的对自个俯首帖耳,忠心耿耿,卖身契就是一张纸而已,要真是有用,天底下还有逃奴或者是奴大欺主这种事情吗?
秦昭对于秦家的世仆家奴那是不怎么放心的,人家就算是忠心,忠心的也是秦家,秦昭这个半路才认祖归宗的算什么呢,秦家承认他,他是主子,秦家不承认,他就是敌人。
因此,秦昭早就有心培养自个的人,只是之前一直没有抽出空来,也没有那个条件,不过以后三年,西州卫都是秦昭的地盘了,秦昭需要花钱的地方也多,因此,之前的想法也可以操办起来了。
对于培养的对象,秦昭也有一定的想法,边城这边别的不多,孤儿却是不少,而且活不下去的人也不少,人市上常有自卖自身的,而且价格非常低,毕竟,边境这边消费水平在这里,大户人家不缺人,一般人家自个还未必养得活呢,干嘛要多添几张嘴。
秦昭琢磨了一番之后,便弄了个初步的计划,这种事情,世家也是做惯了的,逢到灾年,便是世家壮大的时候,一方面兼并土地,一方面隐匿人口。官府对此也是睁只眼闭只眼,毕竟,世家要是不出手,官府就得想办法赈济。世家这边隐匿收容的人口越多,官府那边需要花费的钱粮越少,大家都省心。何况,当地的官员多半是世家出身,或者说也打算挤入世家的行列中去,他们还得靠着世家治理地方,因此,对于这些事情,自然是默认下来了。
不过,秦昭如今最需要的就是有个靠谱的管家,毕竟,秦昭事情很多,别的事情总不能亲力亲为,有个有能耐,又忠心自己的管家就非常重要了。
不过,这样的人选一时半会儿还是不容易找到的,秦昭只得先拿了刘瑛充数。刘瑛如今已经是坐稳了长史的职位,长史算是副将的辅官之一,因此,刘瑛他们一家子算是彻底脱离了军户的行列,日子好过多了。
对于秦昭的知遇之恩,刘瑛还是比较感恩的,因此,虽说被秦昭抓了壮丁,刘瑛对此也没什么怨言,在秦昭说自个需要一个管家帮着打理一些庶务的时候,刘瑛琢磨了一番,就跟秦昭说,自个会帮着秦昭留意一下人选。
边城这边商人很多,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赚钱的,出个意外,比如说遇上什么沙暴或者是遇上马贼盗匪什么的,那么,说不定就是血本无归,甚至还得连老本都折进去。原本跟着这些商人的管事伙计,往往就得另谋生路,如果能够得到机会,投身到哪个武将府上,那对于这些人来说,简直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
刘瑛便是打算在这类的人里头挑选,秦昭需要的也差不多就是这样的人,不过也得看对方人品本事如何,总不能随便什么阿猫阿狗都能给秦昭做管家了,那秦昭也太掉价了。
这事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解决的事情,秦昭如今首要的就是将互市的事情办好。
这会儿已经是入了冬,正是农闲的时候,便是边军,这时候训练强度也小了不少,这也是情势所逼,毕竟天气寒冷,这年头也没什么特别保暖的衣服。棉衣什么的也有,但是这年头的棉花没有经过多少改良,纤维比较短,而且产量也很低,一件棉衣成本却是挺高的,而且里面放的棉花也不算多。何况,棉衣比较臃肿,穿一件也就算了,还算不影响活动,再多穿一件,手脚都要伸展不开了,能做什么大幅度的活动。
对于军官来说,他们就可以用皮毛保暖,正常是羊皮,不过,因为硝制手段比较差,因此,上头有味道。这也就算了,反正边城冬天冷得不行,一个冬天不洗澡也是正常的事情,大老爷们,谁也不会在乎那点味道。但是,皮毛不可能有多贴身,因此,还是会灌风,根本不暖和。何况,军官身上要穿盔甲,铁甲里头根本塞不下几件衣服,因此,某种意义上,军官比下面的士卒还要苦逼一点。
去年的时候,秦昭对此就已经有了想法,不过他那时候身在边城,压根腾不出手来,更关键的是,上面掣肘的人太多,秦昭根本不好做什么大动作,不过如今,秦昭自个能够主导一方了,那么,很多事情,也就好办多了。
羽绒服什么的,那是暂时不可能的,边城这边缺水,养鸭子养鹅的人家可不多,没有足够的货源,但是,边城这边最不缺的就是羊毛,不说狄戎人那边正常养羊呢,哪怕是边境上的边民,甚至西北很多人家,正常也是靠着放牧为生的。西域那边,虽说也是筑城定居,但是那边也不过是改游牧变成了近乎固定的地方放牧而已。
这会儿造什么纺织机不容易,但是将羊毛处理一下,纺成毛线却不是什么难事,冬天的时候,军户们都窝在家里,几乎不出门,也闲着没事干,正好可以纺羊毛线挣点外快嘛!
另外就是找人将毛线织成毛衣,这玩意比较轻薄,回头在里衣外头穿两件,外面再穿一件棉衣,肯定比以前那样保暖多了,而且不会显得臃肿,影响活动。
羊毛什么的,如今的利用也不过就是用来做毛毯,西域那边织出来的精美毛毯,在中原可是有价无市,不过,那玩意笨重得很,而且不够柔软,你能铺在地上,挂在墙上,却不可能穿在身上,但是,对于羊毛的利用既然是久已有之,那么,秦昭这边直接找商队订了一大批已经经过初步处理的羊毛,然后就先找了几个灵巧的妇人尝试了一下,这玩意并不是什么难事,那些妇人能纺棉线,纺麻线,羊毛虽说麻烦了一些,但是道理也是一样的。
至于织毛衣的事情也简单,之前也不过是没人往这上头想,等到秦昭提供了最简单的针法,不光是头一件毛衣出来了,很快,那些妇人还想出了其他的针法出来。
秦昭给这些军户开出了“高价”,那些妇人加班加点,在冬天变得更加寒冷之前,秦昭麾下的人全部得到了一件毛衣,如果想要多的,自个去向那些军户们购买吧!而西州卫这边,第一种可以出售的特产也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