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 > 历史军事 > 布衣窃国 > 第一卷 初鸣 第四章 学堂

第一卷 初鸣 第四章 学堂(1 / 1)

到了学里,先生见得柳昭,很是关心了几句。这位先生姓许讳渊,是个老秀才,当年跟秦秀才也有些交情,柳昭在许先生办的私塾里头,却是受了不少优待,束脩什么的,减少了太明显,但是,许先生往往会找借口,送柳昭一些纸笔书本什么的,柳昭的阅读量,明显要比他那些同窗多不少,也是因为许先生对柳昭开放了他的书房,他可以经常去借书抄书,因此,对这位先生,柳昭很是感激。

因为县试没有多久了,许先生主要还是给几个县试的学生做一些考前辅导,跟他们说县试的考试内容还有范围,至于其他的学生,许先生直接让他们读书练字去了。县试也称童生试,考出来就是童生,勉强算是有个功名了,考的东西也是最基础的,多半是看考生对于经典的记忆理解情况,无非就是帖经,释义,在写上一两首试帖诗,除了正确率之外,看的就是书法还有家世背|景之类的了,比如说县里的乡绅一流,只要他们的儿孙不会太过不成器,答卷乱七八糟,不知所云,否则的话,县令都会高抬贵手,给他们一个童生的名头。反正童生也没有什么了不得的特权,不如你好我好大家好,大家都方便。

帖经,释义什么的,靠的就是平常的功夫,而试帖诗,就算是主观题了,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唐诗,前朝楚诗文算是发展到了一个相对昌盛的时期,科举也是差不多前朝的时候才算是成为了朝廷选拔人才的最普遍手段,也是寒门子弟出头最大的希望,前朝诗风盛行,科举不管是哪个阶段,你要是不会作诗,那算是完蛋,这样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了本朝,估计还会继续延续下去。

虽说试帖诗格律平仄相对固定,但是,做得好与不好,就得看个人的水平和灵性了,有灵性的人,哪怕做个打油诗,都有些清新自然的味道,若是缺了这个本事,那么,即便是刻意堆砌文辞,也叫人难以欣赏了。

许先生这会儿也不指望这点时间能保证学生就真的能做出什么多好的诗篇来了,只是如同填鸭一样,将各种诗词的格律叫他们硬背下来,还有各个韵脚对应的字词,总之,不能在平仄韵脚上出现问题,其他的,就让他们自个发挥了。

许先生将该说的说得差不多了,就出了题目,让下面的学生草拟诗稿,回头他来点评。

柳昭对作诗毫无压力,他在图书馆上班,除了一些生僻的专业书籍,什么杂七杂八的书都看过,古代诗词什么的自然也没放过,何况,他如今脑子好得不行,似乎以前看过的那些书都像是印在了脑子里一样,稍微一转,就能回忆起来。

两个世界的文化背/景相似,但是哪怕是他们所学的经典,却都有些不同,这里也有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候,儒家也是最终成了胜利者,但是却没有孔子孟子,却有《儒经》等诸多的儒家经典以及各代儒家先贤的集注,若非柳昭完全融合了原身的记忆,他还真拿这个世界的科举没什么办法。

柳昭最需要注意的,无非是不要将两个世界的文化还有人物给搞混掉了,有着上个世界大量的文化积累,柳昭觉得自个没准还能混个大儒宗师当当,这么想着,柳昭总算是有了些底气,算是初步定下了自个将来的目标,通过科举入仕,朝政清明,就干脆在朝中为官,若是朝堂乌烟瘴气,干脆就做个大儒什么的,不管谁当政,都不能不给他一点面子。

心中胡思乱想的时候,柳昭已经磨好了墨,提笔在砚台中蘸了蘸,脑子里面想了想,就挥笔一蹴而就。

因为这会儿正是早春,学堂外面种着一株梅花,这会儿刚刚开了几多,许先生之前往外一看,直接就以梅花为题,叫学生作诗。柳昭记忆里关于梅花的诗词没有一百也有八十,犹豫了一下,却选了一个南北朝时候的梅花诗:“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许先生之前布置了题目,便背着手在屋里面巡视,见几个学生多半抓耳挠腮,愁眉不展,有的提笔在纸上写上两个字便是愁眉苦脸,不由暗中摇头,然后就见柳昭已经提笔写就,便直接踱步过来,然后就看到了纸上那首五言诗,心中默读一遍,然后便是脱口而出:“好!”

许先生抬头看着柳昭,脸上露出了欣慰之意,然后又叹道:“这首早梅诗不错,只是这字却是有些退步了,为师也知道,你之前病了一场,几天不曾练字,手上也没多少力气,不过,这科考,字很重要,这几天却是要抓紧了,明白吗?”

柳昭有些赧然,连忙垂手听训,心中却是明白,这字不好,不光是他手上力气不够的问题,实际上却是他自个的本能与这个身体记忆有些冲突的缘故。柳昭练过字,上辈子还是从小练的。他小时候,大伯家的堂哥常常借故欺负他,他不能还手,毕竟是寄人篱下,因此只得忍气吞声,他家附近有个老头,经常拿了毛笔蘸着水在马路边上写字,一写就是长长一篇,经常有人驻足观看。柳昭放学不愿回去,就蹲在老头身边看,后来那老头虽说没有正式说收了柳昭做徒弟,却也教他如何握笔,如何写字,什么颜体,欧体,柳体,赵体,瘦金体的,都教过他,一直到他入伍当兵,才将书法放了下来。后来退伍之后,图书馆工作清闲,下班也比较早,回家闲着没事,也没人约会什么的,没事又将书法重拾起来。他会得太多,柳昭却是从小跟着许先生学的这个世界的正体,本朝科举改革,考生都得以正体书写,因此,除了一些有条件的人家,否则的话,大多数学子,从写字开始,学的就是正体。柳昭本身对此不熟悉,虽说按照原身的记忆写了,终究还有些不协调之处,自然叫许先生看了出来。

最新小说: 说了多少次,别管我叫大哥! 穿成首辅大人的童养媳 快穿之女主终结者 公主万福 催昭嫁 三国美色 真名媛穿成假千金 霓裳铁衣 诸天武侠:从全真开始 我的女友是诡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