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无道长领着子英来到了书架前,从上面抽出一捆竹简,担竹简上面却没有字迹,子英与兰湘子很奇怪。
三无道长似乎看透了他们的心思,静静的解释道:“这书架上所有的书都设置了屏蔽阵法,小巧而微妙,需要个人修为达到相应的层次,向里面注入足够的真元,才能令书卷中的字迹显现。”
子英在逃亡期间,兰湘子也从未放松对他识文解字的教导,加上子英天性聪慧,已能过目成诵。
子英好奇地又翻开一本古朴的半皮卷,果如师长所言,无有一字。又拿起一片白色玉简,上面亦光滑无痕,子英不禁为之泄气,自己气海都被废了,到现在还未正式进入炼气的门槛,空有这么多好书,却没有相应的修为阅读。子英深感扫兴之余,一不小心,玉片从手中滑落,向下面坠去。地面是坚硬的青石水磨地,薄薄的玉简极有可能摔碎,子英不禁大惊失色。
谁料那玉简离地尺许,却失重般静静悬浮在那儿,子英伸手捞起,惊喜之余,又颇为不解。
三无道长和蔼地笑了笑,“收集这些书,我花费了很多的精力与时间,其中一些书都是机缘巧合所得。故倍加珍惜,我在这书架上也设置了防护法阵,美其名曰翰墨书香永新阵,也属于精妙小巧的类型,书不坠地,蛀虫不生,防燥袪湿,不添折痕。”
子英心中欣喜不已,对三无道长很恭敬地躬身一礼:“望师父也传我如此妙法。”
“那是自然,为师自当倾囊相授。只不过修行一道,师父只是引路明灯,真正修为的提升还在于个人的天赋,悟性,恒心,毅力,气运,机缘,造化,等等。所谓龙生九子,各有不同。”
“子英一定与一恒师兄加倍努力,决不辜负师父的期望。”子英面色坚毅道。
“天道酬勤,勤奋是修道者起步的一块基石。煌煌天道,包罗万象,大千万物,无不在天道的慧眼之下,天道对痴迷者自有厚报。”三无道长对子英与一恒显然都抱有很高的期望。
三无道长轻拂青色竹简,掌心吐出丝丝真元,真元色呈五彩,气辉氤氲,不断注入青竹简,那青竹简倏尔汗出如浆,缓缓显出古色古香的墨字来,皆是虫鸟篆字。
兰湘子见识过这种文字,在玉女门的道藏阁内,就有这种名为‘汗青’的竹简。
天地铜炉万物锤炼法,几个遒劲拙朴的字赫然在目。字体中隐约有丝丝生气轮转不休,育化复苏之意沛然而出。
天地的运转,万物的轮回,新旧的更替,阴阳的交接,造化的神奇,在徐徐展开的卷页中透露出玄奥的意味。
“这并非天地铜炉万物锤炼法的原本,是我九死一生,将身形气化,隐于混沌之气中,躲过天道降下的万劫轮回,在鸿蒙界域的天书涯,目诵心记,回来记录于汗青之上。道行不深者若直面天书涯的原本,恐怕造化之功扑面而来的那股空明浩大之气都会令人识海爆裂,化为乌有。”
兰湘子与子英听得心神激荡,不禁对天地铜炉万物锤炼法更生几分仰慕之意。
“不破不立,破而后立,破旧立新,育化新生,造化之道,玄妙无穷。在本书的造化篇中自有重建气海的无上妙方。”
子英与兰湘子听了心中欣喜不已。
“新生事物往往比旧事物具有更强大的生机与可塑性,因而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也是子英还未踏入炼气门槛,却已在起点上比一般炼气士占了先机。”
兰湘子明白,这也是子英命中福缘,得到三无道长的青睐,有幸接触这本锤炼万物的妙方,不然,前景岂一个惨字了得。
“常人气海被破,要么昏迷不醒,要么身体虚弱不堪,子英却神智清醒,行动如常,在你的身体内定有玄机。”三无道长神情笃定。
事关重大,子英不敢隐瞒,将心镜红花与晶龙之事述说一遍。
三无道长听了也是惊叹不已,连连大呼,大福缘啊大福缘。此是天意,非人力所能强求。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让其经受重重磨难,承受常人所不能承受的东西,而后还会赐给登天路径。
三无道长给子英等人详细讲解了天地铜炉万物锤炼法。
宇宙洪荒,天地玄黄,天地为炉,阴阳为碳,造化为工,万物为铜,日新月异,新旧更替,除旧布新,生机无穷,日月经天,江河行地,阴阳交接,肓化万物,大道轮回,周行不殆,推陈出新,生生不息……
在三无道长的吟诵声中,外面的洁白的雪花忽尔焕发出七彩的光华,飘飘扬扬,绚丽多姿,轻盈如梦,美伦美奂。
又有阵阵异香四散馥郁,与梅林暗香相互摧发,沁人心脾,神明气清,万般浊气尽皆化去。
耳畔又依稀传来纯净如水的丝竹之声,妙密和谐,绵绵如丝,袅袅婀婀,不绝如缕,似从遥远的天际传来,又似从汗青中飘然而出,近在咫尺。闻之,令人心旷神怡,如痴如醉。
这也许就是天花乱坠的境界吧。
道之魅力颠倒众生,道之威力无有穷尽。
大道先天地而生,天地有大劫,而道永生。
道生无,无生有,有生万物。
一恒满脸陶醉之色,时而作深思状,时而作心领神会状,时而微笑不语,时而手舞足蹈……
子英感到自己如行走在黑白天地中,面前突然洞开了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心中充满了玄妙的意念,但想要开口说出来,却又不知道使用什么词句,感觉千言万语都不足以表达其中的玄奥,选尽人间的词汇也不能恰当地阐释其中的美妙。
福至心灵,妙不可言。
三无道长开宗明义,讲解了一卷,着重论述了除旧布新之说。
三人感觉如涅槃新生,整个人在气质上都隐隐有出世之姿。
胭脂红粉,黄金珠玉,锦衣华服,只能装饰人外表,唯有道,能使人的精神高贵,气质升华,开启心智,提升眼界,脱胎换骨,超凡脱俗。
子英回想起师兄闻道时的模样,心中纳罕:这是师父口中的木头人吗?木头人能有这样的表现吗?师父真的会收一个木头人做徒弟吗?
没有道心与悟性的人,修道只是痴人说梦,结果只是梦幻泡影。
也许这只是师父太过疼爱这个弟子,对其问道之心的执著,而采取的一种明贬实褒的赞许。也许在悟道的过程中,一恒有滞涩与迟钝的地方,三无道长恨铁不成钢,而对弟子的一种戏称。这也是由三无道长的性情所致。
正当子英深思时,三无道长又以清赿的声音说道:“心镜红花乃虚空奇花,对煅炼肉身,修炼神魂,温养血气,磨砺意志,养心悟道,凝聚金丹等都大有裨益,是花草中第一奇珍,能寄养于人的识海,其性通灵,爱美成僻,有缘者得之,无缘者对面不识。子英有红花相助,建立后天气海事半功倍。”
子英与兰湘子都喜不自胜。
“天地铜炉万物锤炼法上说,天地一大宇宙,人身一小宇宙,天地诞生新物,自宇宙本源得元气得混沌之物,阴阳交接育化,造化之功运转,方有新生,人,男为阳,女为阴,父精,母血,孕育成胎,人生长发育的过程暗合宇宙万物的育化之道。所以气海要想建立,还要一粒本源丹。本源丹要以母体的源血为料,配以地乳精华,以阳春之火炼制而成,服之则气海在本源之力的摧发下,会渐渐生成,再有心镜红花温养,较先天气海有过之而无不及。”
三无道长说到此处,顿了顿,面色沉静地对兰湘子说道:“母孕子犹如宇宙孕育万物,异曲同工,母亲既为子之源头,炼制本源丹的源血也只有您作母亲的献出了。”
“为了英儿,我死且不惧,献源血自然责无旁贷,心甘如饴,死亦无憾。”兰湘子不假思索地说道。
“你的选择,其实不用问我也知道,儿是娘的心头肉,任何东西都不能取代。纵然修仙了道,这份感情也不能泯灭。”
“仙长,希望依照天地铜炉万物锤炼法上所说的,早日炼出本源丹,让英儿建立气海,早入仙道,了却我人生最大的心愿。”
“血由心喷涌而出,本源丹的炼制要汲取心血为佳。”
“万万不可,心血被汲取,则血气大亏,恐怕要伤及本源,母亲的身体如何支持得了。孩子宁愿一世做个普通人,也不愿母亲遭受如此大罪,否则儿心何安。”
子英在一旁大呼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