嬿婉忽然之间被点中了名字,匆忙间竟没反应过来,李桓就已经率先道:“母后,苏贵人还年轻,恐怕伺候不周到,还是换个稳妥些的人吧。”他与嬿婉还是浓情蜜意的时候,自然经不起数月的分离。
太后淡淡一笑:“谁不是从不周到的时候过来的?多在哀家身边待会,日后自然就周到了。“她的目光从嬿婉身上缓缓扫过,”哀家知道你宠爱苏贵人,就是因着苏贵人与你亲近,她跟着哀家去了才能显示出桓儿你的孝心嘛。“
李桓还想再说什么,太后却已经转目朝向嬿婉,又重复了一遍:“苏贵人,你可愿意跟着哀家去广安寺?“
就像方才注视着叶贵人那样,这一回殿中人又都看向了嬿婉,嬿婉就在各种或同情或幸灾乐祸的目光里慢慢地软了膝盖,恭敬俯首拜道:“能随身服侍太后,是妾身的荣幸。妾身谢太后的眷顾。”
即使离开宫中数月,回来时可能已经被李桓抛在脑后,失去恩宠,但太后的话不是询问,而是委婉的命令,不容拒绝的命令。失宠少恩且是后话,若是忤逆太后,那她的祸事就在眼前了。
太后脸上的笑意更加柔和,吩咐淑妃道:“那紫烟,你为哀家和苏贵人准备出行事宜,”顿了顿,她又道,“以后苏贵人的一应月例用度,按照嫔位供给。”
此言一出,嫔妃中就有些躁动不安了,她们原本以为陪同太后去广安寺便有数月不得亲近皇帝,却不曾想到太后如此仁厚,广安寺之行还未开始,苏贵人就已经得到了这样的赏赐,等到从寺庙中归来,太后和李桓还不知要怎样奖赏她呢,一时间那些失宠的妃子都有些嫉妒,只是并没有人理会她们的情绪。
太后又嘱咐嬿婉:“等钦天监算好了起身的日子,哀家会命人传话给你的,你先回去准备着吧。”她又环视殿内嫔妃道,“这几个月哀家不在,宫务悉数托付于淑妃,你们要听从淑妃教导,恪守宫规,侍奉好皇帝。等哀家回宫,安分守己者,均有赏。”
诸妃纷纷下拜,道是。
待到李桓与嫔妃们都各自离开,太后却命人独独叫住了叶贵人。
关了殿门,屏退多余的宫人,泡上两盏热茶,这便是这姑侄俩说私密话的时候。
冯姑姑端过烟筒,拿纸媒点了烟,恭恭敬敬地将烟嘴一端送到太后嘴边。这一套朴素的动作她做得熟练无比,如行云流水一般,竟有种说不出的美感,也不知做了多少遍。
太后深深吸了一口,畅快地吐出一圈白烟。叶贵人就坐在她对面,即使常常侍奉在太后身边,也曾为太后装烟点烟,但她至今还是闻不惯这味道。好在她是太后的亲侄女,也用不着拘束,拿帕子掩了唇小声地咳了几下。
太后瞄了她一眼,又继续吹云吐雾起来,待吸完了一袋子烟,借着冯姑姑装烟的功夫,太后方道:“你闻不惯这味道是好事!当年哀家头一回吸的时候也闻不惯,呛得眼泪都出来了,哭了好一会子呢。可是,慢慢地就习惯了,到如今,离了这东西哀家反倒不习惯了,一日不吸两三回便食不知味。这宫里啊,日头长,一日的功夫得顶外头两三日呢,总得有点什么打发时间啊!”
太后渐渐说起来当年的旧事,原来她是在被先帝冷落之后才吸上了水烟的。这一段日子是太后心中的隐痛,即使如今她的儿子已经继位为帝,她也入居慈宁宫,也仍然不能释怀。先前信王暴毙就有人疑心是太后的报复。因此,即使是叶贵人,也不敢随意置喙。
冯姑姑再次递过烟筒子,太后却挥挥手,示意她拿开,继续对叶贵人道:“哀家那些年过得是什么日子你当时年纪虽小,大概也听说了些许。你是哀家的亲侄女,有时候哀家看着你,就跟看着从前的哀家似的。若是有别的法子,哀家定为你选一个天底下最如意的郎君为夫婿,和和美美的过日子。可是你是叶家的女儿,你就活该受这个苦!”
叶贵人捏着帕子不说话,手指关节微微泛白。
“你若是想过得好些,那就只能去争宠,纵使不能做宠妃,至少也要让桓儿对你有几分情意。哀家原本想着你是桓儿的表妹,自小和他一道大的,他总会对你有些与众不同,谁知哀家竟然想岔了。你只能和那些妃子们一道去争宠,去讨好桓儿——你可别委屈——谁不是这么过来的呢!就是你嫁了旁人,为了夫婿的心意,你也得放下身段去。你别记着这一时的荣辱,想想将来,想想你以后生下了皇子,做了咱们大周的皇后,那时何等风光!为了这个,干什么都值当。”
“如今桓儿宠的不过是淑妃,福嫔和苏贵人三个。福嫔得宠,是为着福宁,淑妃呢,是多年的情分,这两位你在桓儿心里是越不过去的。那就只剩一个了。这回哀家借故听经祈福带走了苏贵人,便是给你造下的良机。你好好把握吧!”
叶贵人温驯称是。
太后的颜色变得严厉起来:“你这回若是还不争气,就枉为我们叶家的女儿了!”
叶贵人心中猛地一凛。
既是太后要出宫,钦天监自然不敢怠慢,立刻测算好了日子,便是五日之后出行最佳。
旨意传到坤宁宫,嬿婉打发了来人,便闷闷地命杜蘅芳芷为她收拾行装。
芳芷见她心情不佳,正要开导,外殿却有宫人来报:“福嫔娘娘到。”
话音刚落,福嫔和秋色便从殿外而来。嬿婉颇有些惊讶,连忙请她坐了,问道:“姐姐怎么来了?”
与嬿婉的郁色不同,福嫔心情颇好:“听说妹妹随太后去广安寺的日子定了?”
“姐姐的消息倒是灵通,才传消息来呢,说是五日之后。”
“妹妹仿佛不大高兴?”
嬿婉只觉福嫔此言乃是明知故问,便没回答,只是郁郁叹了口气。
“我知道妹妹忧心什么。”福嫔敏锐地猜出了嬿婉的心事,安慰道,“妹妹放心,不过几个月而已。如今已是十月初,年底宫中多庆典,又有内外命妇朝拜,太后必然要回来的。如此一推算,妹妹至多不过去三个月。也算不得太长,陛下待妹妹诚心挚意,必然会时时记挂着妹妹,待妹妹回来,一定宠爱妹妹更甚现在。”
嬿婉的心情却并没有因她的安慰好转,嬿婉绞着帕子道:”谁知道呢?我又不是没失宠过。指不定三个月过了陛下见着我还以为我是太后从外头找来解闷的呢。我外祖母说的好,男人的喜欢今日来,明日去的,靠不住。还是想姐姐一样,有个孩子在膝下,陛下也时时记挂着,这才可靠。“
说到此处,她愈发郁闷起来。自从避孕药事件之后,李桓便指了李琦来照看她的身体,李琦也开了助孕的方子给她。她也一直调理着,可是总不见效果。她悲哀地抚着平坦的小腹,也不知什么时候她的肚子才会鼓起来。
“妹妹何必妄自菲薄呢?就算没有孩子,陛下待妹妹也是格外不同。况且,妹妹年轻,又有陛下盛宠,迟早会有孩子的,说不定,还是个皇子呢。”
"那就借姐姐吉言了。”
两人谈笑起来,嬿婉的心情也渐渐好转,福嫔瞧着嬿婉已经开怀,才缓缓说出自己的来意:“我今日来是有件事想求妹妹相助。”
“姐姐还有事需要我相助的?”嬿婉惊讶,福嫔如今的宠幸不亚于她,李桓也是有求必应,有什么事需要她帮助的。
“我听说广安寺中有一位高僧,能观人命格,看破凶吉福祸,并设法趋避祸事,保人一世顺遂。妹妹这回不是要去广安寺么?所以,我想……”
“姐姐是想知道自己的命数?”嬿婉明白过来。
福嫔摇摇头,脸上浮起一种温柔的神情,这样的表情嬿婉只有在她面对福宁公主时看见过,她缓缓地温柔地开口:“我这辈子也就这样了,不过是一辈子呆在这宫里,若是运数好不过就是在升几级,至多不过是贵妃罢了。只消我安分守己,这一世总能平平静静地过去。我忧心的是福宁。她虽然备受陛下和太后宠爱,可是……都说福兮,祸之所伏,陛下前头的几个孩子要么生不下来,要么出生不久就夭折了。我何德何能能生下陛下的长女?我心里头总是不安,我只怕福宁会……会……”她重复着,不敢说出那个晦气的词。
嬿婉明白过来,念她一片慈母之心,心里感动,当即答应道:“姐姐放心,这事我定为姐姐办成!”
福嫔唇边抿出一抹喜色:“那就多谢妹妹了。”秋色自袖中取过一纸小笺,福嫔接过,递给嬿婉,“这是福宁的生辰八字。”
嬿婉道:“这就不必了,福宁的生辰八字我记着呢。”
“妹妹且再看看。”福嫔坚持要把小笺递给嬿婉。
嬿婉只得取过,草草一看,惊讶道:“卯时?我记着公主出生在辰时。”
福嫔放低了声音,附在嬿婉耳边道:“那是假的,这个才是福宁的八字。”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