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 > 都市言情 > 嬿婉传 > 第六章选秀

第六章选秀(1 / 1)

承安六年春,信王李桢突发急病而死,谥号为安。他的葬礼极尽隆重,除了黄肠题凑,金缕玉衣等常规赏赐之外,还有大臣命妇着素服,披麻布往王府哭丧三日,皇帝亦辍朝三日,着素服与翼善冠三日,停用朱笔一月,甚至亲自往王府吊唁。

信王英年早逝,在世时又礼贤下士,善待贤良,因此时人皆十分惋惜,同时也感动于皇帝与信王手足情深。

齐贵妃在听说信王之死后也寻了个机会一头撞死了,被一卷草席裹着扔到了乱葬岗,只是没有人再这个曾经的宠妃了。她像一滴流入大海的水一样默默消失于宫廷之中。

信王死后,李桓抑郁久久,终于在某个雨天病倒在床。太医精心调养了数月,才稍微好转。其间由太后叶氏与内阁首辅共同主理朝政。

等到李桓病体痊愈,已经是秋去冬来了。

李桓生病期间,太后常常往乾清宫探望。这一日看完奏折,太后又在黄嬷嬷的陪伴下来乘轿辇来到了乾清宫。

太后到时,李桓正在淑妃魏氏的陪伴下用着午膳,因为病愈不久,午膳不过是鸡丝梗米粥,配着几道李桓素日喜欢的点心和小菜。

见了太后,李桓正欲按规矩请安,被太后亲自扶起:“你还病着呢,咱们是亲母子,不用讲究这些规矩。”

李桓思忖按时辰太后也未曾用膳,便邀了太后一同进膳。太后自然欣然应允。

原本随着李桓日益长大,以及与母亲有些政见不合,这些年母子俩越来越疏离。信王的病逝,更是深深在太后与李桓之间划下了一道深深的沟壑。李桓这一病,太后常常贴身照顾,仿佛李桓又变回了母亲膝下的幼年稚儿,反而让母子俩亲近了不少。

其乐融融的午膳用过,淑妃指挥着宫女们撤下饭菜,又捧上了七分烫的六安瓜片,太后望着淑妃,温和笑道:“六安瓜片虽消食,可皇上身子才刚好,又是饭后,不宜饮此茶。哀家记着淑妃宫里的杏仁茶做得极好,许久没有喝到,倒让哀家十分记挂。”

淑妃也十分乖巧,听得此言,立刻道:“太后喜欢,是妾身的荣幸。妾身这就去给您和陛下沏茶一碗。”说罢便领着贴身的宫女退了出去。

太后望着淑妃的背影,似乎有些出神,片刻后方道:“淑妃是最早跟着你的女人吧?我记着有十一年了?”

李桓见太后支走淑妃,便知太后有话要说,心下虽疑惑,也不着急,道:“母后记得不错,淑妃是永德二十五年进东宫的,比皇后还早了一年呢。”

太后似是叹息:“一转眼都这么多年了,当年鲜花一般娇嫩的女孩子,如今也是宫里的老人了。”太后凝神片刻,仿佛在思索什么,“说起来,桓儿你宫里这些人跟你的日子都不短了,皇后是永德二十六年选秀进来的,有十年了,云嫔晚皇后两年,碗贵人是前两年哀家赐给你的,也就她小些,可也不年轻了。”

李桓有些明白了太后的意思,抿唇笑道:“在宫里的时日多些也好,到底要稳重些,儿臣用着也放心些。”

太后见李桓装糊涂,索性直接挑明了意图:“用着再好,你还能这几个人伺候你一辈子不成?这宫里对女人太少了,还不如当年先帝的后宫人多。”

永德帝虽对齐贵妃死心塌地,却也没有少了其他女人,先帝诸子中不算早夭的就有十来个比信王年幼的。

“先帝的后宫人是多,可是当年的母后过得如何战战兢兢儿臣也是看在眼里的。人多则是非多啊。”李桓作为男人,怎么可能不喜欢温香软玉在怀,只是目睹过当年永德帝后宫的荒唐之后,他决心引以为戒罢了。

太后却不以为然:“是非人多了是非才会多。只要你不像先帝那般偏宠那个,雨露均沾,怎会有是非?我大周从太祖传位到你,已有八帝,也不过一个齐贵妃罢了。”

太后又放软了声调:“桓儿,哀家知道你是心疼哀家,也是心疼皇后和淑妃她们。可是你要记得,你是皇帝,你的责任不只是治理天下,还要为皇家开枝散叶。你如今都二十六了,还是膝下空空,淑妃她们跟了你这么多年,还是没能给你诞下子嗣,宫里该进些新人了。”

“儿臣还年轻,淑妃她们也还年轻……”

太后截断了他的话头:“你觉着还年轻,旁人可不这么以为。你忘了齐贵妃那封信?”

齐贵妃的信上,要求拥立李桢为帝的头一条理由便是李桓至今未有子嗣,而李桢也有两子一女。

李桓不禁深深皱起了眉头,没有子嗣,对他的帝位的确是一大害。

太后见李桓似有动摇,乘胜追击道:“朝中早已有人对此议论纷纷,都说你……罢了,那些腌臜话不听也罢。只是,桓儿,你要留心啊。齐氏母子虽然不在了,可是先帝还有的是儿子呢。咱们好不容易守住的皇位,难不成要白白拱手让人不成?”

李桓自然也不甘心,却也不想在此时选秀纳妃,便推阻道:“母后说的是……只是三弟才刚去,皇后又还病着,这不是选秀的时候。”

太后道:“他是弟弟,你是兄长,哪有兄长为弟弟守孝的道理?哀家知道他不在了你伤心,这不是正好选几个人进来陪着你?等宫里进了新人,生下几个皇子公主,喜事连来,你也就忘了这些事了。再说皇后,她病了这么些年了,也不曾为你诞下嫡子,未曾履行中宫皇后之责已是不该,难不成还要为了她不选秀不成?她要是病一辈子,你便一辈子不选秀了吗?”

尽管太后一再劝说,李桓仍是固执地不肯答应选秀。

即使是一个普通的兄弟去世,他也不可能几个月后便毫无芥蒂地怀拥软玉,鼻嗅温香,何况是这回死的是与他手足情深的信王?信王还是死在太后手中的。他虽不能因此怨恨太后,至少还可以心中哀悼。

李桓执意如此,太后亦是无奈。

出乎李桓意料的是从次日起便有朝臣上书建议李桓选秀以充实内廷,繁衍子嗣。李桓自然是留中不发,然而接下来同样内容的奏折便如雪花一般飞来,言辞激烈,甚至暗暗地指责李桓无子不孝,让李桓很是措手不及,他一连申饬了一个朝臣都没能压住这波攻势。

其中最积极的一个言官叫做杨珪,他是最初上书的几个人之一。他的妻子也是叶氏,是太后堂弟之女。杨珪能爬到正三品的左副都御史的位置也少不了太后提携的缘故。其余的几个也都或与叶家有亲,或依附于叶氏。如此,这次朝臣突然上书的背后是谁在策划也就一目了然了。

李桓再一次感受到太后在朝堂之上的影响力。

当年永德帝宠爱信王,欲改立东宫。李桓的太子之位岌岌可危,若非母家威武侯府根基深厚,人脉极广,他是绝不可能走到今日的。因此他继位之后,也多重用叶氏子弟,叶家势力更甚,既是笼络人心,也是报答当初的扶持之恩。

然而等到他渐渐熟悉朝政,想要有所作为之后却发现昔日的倚仗已经成为了掣肘,处处牵制于他。这次的选秀之事在其中只是极小的一件。

他恍然惊觉,叶家效忠的从来就不是他,而是深宫之中流着叶家血脉的太后。

然而权力的顶端终究只能有一个人。作为一个皇帝,李桓绝不可能允许有人侵蚀和分享自己的权力,即使这个人是自己的母亲。

最新小说: 第一宠婚:军少大人,你好棒! 死神之剑舞唯我 人生若只如初见时 你是我的命中注定 女同事的秘密 和女神们的荒岛求生 挂名皇后 都市至尊隐龙君长风 日常系影视世界 随身带着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