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着一盆红薯赶路不方便,姜妍花几文钱买了个小竹篓,把东西都放进去装好,第二天一早便背着竹篓下去退房。今天她得去岭南一趟,现在正是荔枝上市的时候,她特意在这个月份出门就是为了可以去那边痛快的吃一顿。
荔枝离枝后“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因为保鲜期短距离又远,在京城里也是不可多得的佳品,没一定的人力物力是不可能尝得到的。在贾府这些年,姜妍一共就吃过一次荔枝,还是去年职位升了,宝玉人又大方才有机会的,以前只能看着眼馋。其实贾母她们这些主子也就是一碟一二十个的数量,还要分他分你的,想要吃过瘾是不可能的。听说皇帝赏赐大臣也不过一两篓,但贾府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人,至今还没那个荣幸收到过,所以姜妍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姜妍不仅吃了个过瘾,还买了不少带回去。昨天她的伴手礼没有买成,今天要赶着回去,也没时间挑别的了,她便带了两筐新鲜荔枝,足足有几十斤,可以说是非常有诚意,再多她也带不动了。
回到京城已经是下午四五点了,过了申正时分,谢景行应该已经散值回府,但他们这些公子王孙每天不知有多少人排着队等着请,姜妍不想扑个空还是去了石虎胡同。
石虎胡同院子里之前的赵管事已经升职到侯府外院去了,现在的管事姓纪,姜妍不太熟悉,但是那纪管事却是对姜妍热情无比。他之前好歹是个副管事,什么事情不清楚?那赵管事不就是帮这位跑了个腿,传了封信,就得主子青眼谋了个好缺。有前辈的事迹在前,纪管事又不是个傻的,自然得捧着这位。
饶是纪管事打定主意奉承姜妍,见到那两大筐荔枝也是被吓了一跳。他虽然没那个荣幸尝过新鲜荔枝,但见还是见过的,这可是贡品啊!外面就算有也不过是少少几个,姜公子这不是把外头的包圆了吧?这是什么财力!思及此他脸上的笑更加热情了。
姜妍不过是来送些荔枝,交代几句就走并没有打算多待,谁知刚到门口就有人跑着去禀报了,纪管事把她迎进府上茶上点心,一大通“豪爽、有办法”的好话说下来,保证自己一定亲自送到三爷那儿,还张罗着要请姜妍赏脸喝酒,把姜妍吓得连连推辞,借口自己出远门还得回家拜见家人才算是逃了出来。
她走了之后,纪管事不敢耽搁,这荔枝是越早送过去越好,这外表新鲜的看起来就像是刚摘下来似的,也不知姜公子是怎么做到的。他以前觉得姜公子就是个走了好运的普通人,和三爷不知怎么投了契,没想到他居然这么有本事,纪管事自认为也是有些见识的,还真没见过哪家荔枝用大筐装的。他真是有眼不识金镶玉,这识人上还得练啊。
不提纪管事心里怎么想,谢景行赴宴回府刚下马,在门房处等着的纪管事听到马蹄声立刻迎了出来,上前打千儿问好。
谢景行把马交给后面跟上来的步光,一边往里走一边漫不经心的问:“纪管事怎么过来了?”
他这些日子忙于大营里的事,很久没去过石虎胡同那边了,那里不过是用来待客的,他可不认为会有什么重要事情。
纪管事跟着他往里走,低声禀报,“姜公子申正时分送了两筐荔枝过来,奴才不敢耽搁,趁着天没黑,给爷送过来。”
谢景行知道姜妍不想与侯府有什么牵扯,也不奇怪她会到别院去,“姜公子说什么没有?”
“姜公子说他出了一趟远门,时间仓促只带了些土仪,还请爷不要嫌弃。”
被纪管事命令在门房上看着荔枝的两个小厮见谢景行进了门,立刻把荔枝搬出来等着主子查看。
“这么多?”
作为大昱朝一等一的勋贵,庆安侯府每年都能得赐荔枝,今年也已经尝过了,只是数量也不过两篓,四五十个罢了。一下子见到两大筐,谢景行也有些惊讶,这得有几百个了吧?
岭南那边年年得按例进献京城数以百计的小株荔枝树,每天成熟的果子也有一两百个,听起来数量挺多,只是皇帝不仅自己吃,还要赏赐给宫中后妃及朝中有脸面的大臣,分到各人头上也就少了,他们这种一次性赏赐的看着还多些,宫里的贵人们每天的份例都是按颗数的。
谢景行知道姜妍的本事倒是不太奇怪,吩咐下人把这些荔枝重新挑选一下,分成几份往各处送去。
永安亲自带人去选,心里乐呵呵的想,这次的荔枝这么多说不定他也能沾光得几个呢。
庆安侯那边收到谢景行派人送来的满满一大盘的荔枝眉头便是一皱,“各处都有了?景行是从哪弄来这么多荔枝的?”
他一向不重口腹之欲,而且从岭南运到京城劳民伤财,每年皇帝赏赐的府里尝尝也就够了,从来没有在外面买过,但荔枝外面的价格他也知道,那都是按颗卖的。若是买的,败家也没有这么败的!要是别人送的,这么重的礼他就这么轻飘飘的接了,他这儿子也是不带脑子!
永安见侯爷这不像是高兴的样子,忙说是三公子的朋友送来的,其他处也有人去送了。
庆安侯声音一冷,“去把三公子叫来!”
谢景行正在他祖母处接受她的夸奖呢,说他有本事,除了宫里,满京城都找不到这么多这么新鲜的荔枝。他母亲大嫂也在一旁附和。谢景行想着虽然他没出什么力,但姜妍是看在他的面上才送荔枝过来的,交上这么个朋友也算是他的本事了。
屋里一片其乐融融,一个丫鬟进来禀报说侯爷在小书房等三公子过去。
想到要去面对他爹的冷脸,谢景行就有些不情愿,只是父亲有令他也不敢不从,想着自己刚派人送去一大盘荔枝,怎么也该有些好脸色,便放下心来往小书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