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是二哥儿上赶着开口问的何亿,再三说要去何家祖上传下来的马场过把瘾,何老夫人并何家几位老爷也只能憋着一肚子火含笑赞曾家二郎果然有乃祖之风,不愧为将门虎子。
至于说是要同去的福娘姊妹,何家的老爷夫人们虽然觉得女孩儿家不该抛头露面,更不该如此粗野,但是顾忌着侯府威严也不敢多说什么。
只有何老夫人面上带出了几分不悦。
嫡姐当年在西北喜爱舞枪弄棒也就算了,好歹那是边塞化外之地,民风粗鄙,从上到下没一个成体统的,没想到她都做了一家的老祖宗,教养起孙女还是这么不讲究。
京城是什么地方,天下首善之地。堂堂侯府千金被养成这样,也不知道平日里惹出了多少笑话,倒难为在京的几个族人竟然什么都没打听到,真是白瞎了那许多银米。
即使不方便现在就越过嫡姐萧氏教导福娘,何老夫人面上还是有意带出了几分。
萧氏心思比何老夫人通透的多,不说一眼看穿,也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关窍,不禁觉得好笑。
一家有一家的规矩,何家愿意把好好的女孩儿都管成枯木是何家的家事,萧氏作为外人并不曾多说什么,自认也尽到了礼节,没想到何家人倒闲吃萝卜淡操心,管到曾家头上来了。
要是认真论起来,一豪门、一乡绅,两家不管怎么算,都轮不到何家人出来装大瓣儿蒜。
真真是蹬鼻子上脸,愈发不知道轻重了。
之前接到庶妹何老夫人书信时勾起的些许姊妹情份至此被折腾的也没剩下什么。接风宴刚刚吃完,萧氏就动起了尽快启程的心思。
哪怕是提前赶到运河渡口包个院子等着诚郡王府世子妃一行人,总好过应付何家这群脑子不清楚的糊涂虫,连跟他们讲道理都是白费口舌。
不晓得是萧氏的养气功夫太好,还是何家人太不会看人眼色,明眼人都能看出萧氏根本没有理睬何老夫人关于侯府姑娘们的暗示,显然是对何家的教养方式不以为然,何大太太还满心惦记着如何才能把这事儿扭过来。
何大太太心里可是把曾家大姑娘福娘当作了自己儿媳妇的,儿子就算拦不住,心里又岂能痛快?她这做娘的又如何能让人去马场?那里可都是男人,连粗使的杂役都有,妇道人家看一眼都该觉得脏。
可惜何大太太再着急也没有用。她无品级无诰命、又是个晚辈,连跟萧氏说话的资格都没有,更不用说同萧氏争论侯府贵女的教养了。
到了这一会儿,何大太太倒是收了对传闻中被婆母夺了管家权不得不闭门思过的曾家二夫人徐氏的鄙夷和幸灾乐祸,真心实意的盼着曾二夫人还好好的侍奉在萧氏左右。
若是曾二夫人来了,她好歹还能同曾二夫人说上几句,没准儿就能把事儿劝回来。
不得已,何大太太只好出了回下策,把因为在驿馆同朱家吵闹惊扰了贵客、而被何大老爷发话撵到下面收帐的心腹管事又叫了回来。
福娘她们相约去跑马的前一日,她们姊妹陪祖母萧氏去临淄城外的古刹上香的时候就遇到了一桩怪事。
古刹建于前朝兴旺之时,听说也是某个当时子孙繁茂的豪门花了大心思牵头修建的,如今世事变迁,倒也还是香火鼎盛,只可惜原本一条青石板铺就的大道在本朝立国之前就荒废了。
其实修缮道路的银米人工寺庙不是筹措不出,奈何历代住持都不允,宁可另外通一条仅可共两人并排而行的蜿蜒小路,开辟至今也有近百年的光阴。
福娘她们走的也正是这条路。
因着道路狭窄,萧氏便吩咐弃了自家的大轿子,改乘寺里提前备好的双人抬小轿,老少五人各乘一轿,在山风古木间一步一摇的也颇有几分野趣。
加上山东不比贵人众多的京师,萧氏身为一门双侯的曾氏老夫人领着孙女儿们出门已经足够让狐假虎威的何家人提前与寺里打招呼,叫他们将山围起来,这一日一个闲人也不放进去,偌大的山里只有她们几个,端的是静谧安宁。
秋日和煦使人醉。
山中带着青草气息的微风徐徐拂过,福娘一手支着下巴任由鬓边额上的碎发一下下轻轻挠过脸颊,如果不是走在轿边的小沙弥一直童声稚语的说些风景典故、名人轶事,逗得福娘时不时发笑,保不齐她就真的入了梦乡。
福娘正自感叹僧侣们果然会挑地方,古刹无一不在山清水秀之地,就觉得轿子突然一斜,身子不受控制的向前趴去。
她匆忙中想要稳住身型,怎奈前面的轿夫已经趔趄着摔倒在地,后头的独木难支,整个轿子突然就砸到了地上,这种小轿子里又没有什么能抓靠之处,她不过是略作挣扎,就紧跟着滚出了轿子。
事情发生的太过突然,等先走过去的萧氏听见巨响遣人回来问的时候,福娘已经皱着眉坐了起来,整个人都摔的有些晕,浑身上下没有一处不疼的。
跟在她旁边的小沙弥都吓傻了,站在那儿半天连半个字儿也没说出来。
二哥儿是第一个赶到的,他一听见动静不对就跳下轿子大步跑了回来,连离的更近些的二姑娘曾芷和三姑娘曾兰动作都没有他快。
他只当是有哪个不堪用的奴婢惹了祸,却怎么也没想到竟然是向来喜爱的堂妹福娘被轿夫摔了出来,气地一脚就把跪在地上打哆嗦的轿夫踹了个跟头。
好在二哥儿还有点分寸,不曾把人往悬崖边上踢,不然今儿的事情就真的不能善了了。
干脆利落的踹完了人,二哥儿一眼都没瞧跑过来谢罪的何家管事,直接跪在福娘身边查看她的伤势,主要是看她伤没伤到筋骨。
山路陡峭,万一真伤了筋骨就是大事。别看这会儿出来带的奴婢下人不少,还真未必能及得上二哥儿这个正经在军营里学过的,是以福娘的嬷嬷丫头们气喘吁吁的从后头赶上来后也没拦着,连萧氏过来后也是任由二哥儿为福娘看伤。
至于何家管事再三推荐的什么懂医术的下人,萧氏连个正眼儿都没给,只管沉声吩咐人去后头叫她们家自个儿带来的护卫。
萧氏就纳闷儿了。这条道多少人来来往往,她和二哥儿的轿子过去都没事儿,怎么偏偏到了福娘这儿就出了石板剥落致使轿夫滑倒的险情。
退一步说,就算真的是巧合,怎地何家的下人这般与众不同,抬轿子摔倒了还知道自己滚到一旁。统共就那么一点子时间,不是别家的轿夫太蠢,就是何家的太机灵了。
看看百般爱护的孙女这会儿头发也散了、衣裳也乱了,脸上手上还嗑出了好几块淤痕,萧氏不免后悔自己为了一时面子情却不过去,用何家下人抬轿子。
好在福娘真的印证了她自己的名字,幸运的什么事儿也没有,二哥儿看过后通医理的刘嬷嬷瞧了瞧,也说面上的几块青淤用她们带来的药膏外敷便可,夜里就能消下去。
这还是已经赶回西北的三老爷曾磊的功劳,玩笑间教导了福娘点护身的功夫,福娘又有点前世积累的常识,才在落地时及时控制住着力点,护住了头脸和身上要紧的部位,将一瞬间的冲力分散开,才能平安无事。
直到确认福娘确实无事,终于舒了一口气的萧氏才冷冷的回绝了何家管事想护送她们回去的好意,让护卫出钱买下了寺里的小轿后便领着孙子孙女们走了,再不肯用何家的人。
众人都明白萧氏的意思,即使因为人手不够,姑娘们的教养嬷嬷也只能跟在小主子们的轿子旁边步行都毫无怨言,一路尽快赶回了城内。
结果在城门处,打头的曾磊亲卫就一眼认出了打过几回照面的何家管家,转身就报给了萧氏知道。
一听何家奴仆身边跟了辆姑娘们出门常坐的青轴车,萧氏怒极反笑,掀帘子冷冷盯了眼亲卫指认的方向就吩咐护卫们去驿馆安顿。
何家管家正无聊的跟些个闲汉耍他何家的威风,没想到手下人冷不丁的跑过来说什么曾家已经到了,管家还说人混说,哪里能有这么快。结果他自己抬眼一瞧,也不由傻了。
等他回过神想要黏上去,曾家的护卫又不是吃素的,岂能容他放肆,他竟是连个正经主子的面儿都没见上。
人都走得远了,何家管家张口结舌的愣了半晌,只觉后背都叫汗打透了。
大太太连曾大姑娘养伤的院子都备好了,就在正院后头,府里顶顶好的地方,他却连人都没接到,这回去还能有好果子吃?
白忙活半天,这下别说好处,不受罚就是好的,真是徒惹一身腥。
一辈子说一不二的何老夫人原本对大儿媳妇的这个主意就是装聋作哑,打得成了就吃好处、不成就把儿媳敲打一番上门赔罪的主意,倒也不觉得有什么,只没想到萧氏竟然是说翻脸便翻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