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一家人就搬到磨房那边去做豆腐‘花’了。灶间里砌了两个大灶,两个大灶同时烧起来,这样就比只用一个锅来煮浆要快得多了。罗达胜已经托了张三哥的老爹帮忙在他们坳子附近买了头驴子,等过两天集市日就让人给送出来。南坪镇上没有牲畜集市,而且罗达胜也不懂得挑选。
把豆腐‘花’做好了,又把灶间里收拾妥当,几个人便回屋来把自个也收拾一番。周氏和罗达胜是要搭顺风车去镇上买东西,罗喜儿和罗志顺要往里正罗长福家去,罗志成也跟来了。
三人来到罗长福家院墙边上,刚好看到四祖‘奶’‘奶’在往‘门’外撵‘鸡’。
“四祖‘奶’‘奶’,”三人便走上前叫道。
“是你们三个呀。你们这是上哪去呀?”四祖‘奶’‘奶’转身来,待看清楚了来人才开口说道。仍然是绷着一张脸,毫无笑容。
不过他们都看习惯了的。罗志顺朝她笑了笑,说道:“四祖‘奶’‘奶’,长福爷爷在家么?我们过来问问村里学堂的事儿。”
四祖‘奶’‘奶’摇了摇头,说:“不在咧。长福他一早就去镇上了。”
罗志顺就觉得来得不是时候,他们应该挑下晚的时候过来的。
“没事儿,那咱们迟点再来一趟就是了。四祖‘奶’‘奶’,那几颗番薯苗子长得咋样了呀?”罗喜儿听到说里正不在家里,就问起了别的话来。
上次她跟着罗达胜过来罗长福家里询问买地一事时,四祖‘奶’‘奶’就问了她家屋‘门’口前种的是啥东西来的。那时候,她家还没有围墙,院子里种了啥,打外面走过的人只要留意一下,都能看得清楚的。
当时,罗喜儿也没有隐瞒,就跟四祖‘奶’‘奶’说了她如何得来的种子,和这番薯的好处,然后又提出来要剪几根番薯苗子给她种。四祖‘奶’‘奶’当时也没怎么放心上。不过第二天罗喜儿送了秧苗过来,她也欣然地接受下来了,就当是些稀奇的‘花’草一样,在院子里头找了个小角落种下来了。
“哎,那些藤子呀,长得‘挺’好的,出了不少小叶芽儿了。来,都进来了,咱们瞧瞧去。”四祖‘奶’‘奶’答道。看着原本有些光秃秃的藤苗长出了些新的叶子,她都有些好奇起来了,就想着,等上几个月,看是不是能长出喜儿丫头说的番薯来。
三个孩子就跟在四祖‘奶’‘奶’后面进了院子。才刚一踏进去,就有个小姑娘从屋里跑了出来。
“喜儿……”
罗喜儿就答应了一声。这小姑娘是里正的孙‘女’,小名叫秀秀,只比罗喜儿大一岁。之前她跟秀秀并不熟悉,她来到这里才三个来月,至于原来的“她”跟秀秀的,或是村里其他同龄小孩的关系如何,她一点儿印象都没有。秀秀也很少出‘门’。如果不是那次因为家里要买地,罗喜儿都不晓得有秀秀这么一个人呢。
秀秀是个活泼可爱,单纯的小姑娘。可能平时在家里呆得太多了,闷得慌,前两次罗喜儿过来的时候,秀秀一直都陪着旁边,听她和四祖‘奶’‘奶’说闲话儿,时不时地也‘插’上几句。
秀秀跟罗志顺和罗志成打过了招呼,又转向罗喜儿,“喜儿,这些天咋都不见你过来玩了?你家的围墙起好了吧?”
罗喜儿在心里吐了一下舌头,她天天跟家人忙得两脚不沾地的,哪里还有空闲时间窜‘门’玩。不过这些话也不必跟别人说。
“这些天家里要盖围墙,太忙了。嗯,已经起好了,昨天才完工的。”罗喜儿笑着答道。
说着话,几个人就走到了院子西面一角落处。角落里,几根番薯苗子是长出了不少新绿的叶子。
罗喜儿又和四祖‘奶’‘奶’说了几句番薯的生长情况……秀秀在一边听着,等她一说完了话,马上就对她说道:“喜儿,你懂得真多。”
罗喜儿脸红了一下,四祖‘奶’‘奶’没说啥,难得地嘴角弯了弯地看了看几个孩子,然后说道:“你们在这里玩一会。我进屋去拿些糖果子来。”说完也不等罗喜儿他们说话,转身就回屋去了。
罗喜儿和罗志顺是觉得很不好意思,罗志成却是两眼一亮,有糖吃,对他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
秀秀没有注意到他们脸上的变化,引着罗喜儿他们就走到旁边的树‘阴’底下坐下来。
“喜儿,你们是来找我爷爷的呀,有啥事儿呀?”秀秀问道。
“嗯,是呀。咱们就是来问问村里是不是找到了新的先生,学堂是不是就要重新开了。”罗喜儿一边答道,一边看了看她哥和小九。
秀秀顺着她的目光也看了一眼罗志顺和罗志成,歪着头想了一会,就笑了,“这事儿我晓得,不久前我家里来了个夫子,爷爷跟他谈的就是学堂里的事。我听了几句。”
“真的有这么一回事呀。那咱村里是真的要重新开学堂了。秀秀,那你晓得是啥时候开么?”罗志顺听到秀秀这么一说,有些惊喜,就马上接过了话茬。问完了,才觉得问得太冲动了,便挠着头,不好意思起来了。
秀秀冲他一笑,并没有介意,“我没有听到这个咧。不过,爷爷今儿早上去镇上,应该就是为了这件事的。那先生就是住在镇上的。”
罗喜儿和她哥对视了一眼,心里知晓这事八成是真的了。那他们就只需要问清楚是哪天开学堂,好作些准备就行了。
四祖‘奶’‘奶’给他们拿了些糖和果子,然后就走开了,让几个孩子一块儿说说孩子之间的闲话儿。
秀秀就跟他们描述了一下那先生的模样,又问了是不是两个男娃一块儿去学堂。然后又和罗喜儿说到了针线活上去了。秀秀整天在家里就是做做针线活,陪陪两位祖‘奶’‘奶’。所以绣‘花’,做鞋垫鞋面,这些东西她说得头头是道。
正说着话,院‘门’外就传来了赶马车的声音。很快,就听见有人边说话边走了进来。
“爷爷/长福爷爷……”几个孩子站起来,迎了上去。
“哎。乖了呀。顺子你们兄妹几个过来了呀。来,这位是陈夫子,以后就是咱们村里学堂的先生了,你们都过来认认人。”罗长福招呼道。
几个孩子正准备要叫人,罗喜儿看了看罗长福身后的来人,就“咦”了一声,罗志顺也接着说了句,“是老大爷呀。”
罗长福看了看罗喜儿兄妹,又转头看了看陈夫子,问道:“陈夫子,你见过这两个孩子?”
陈夫子‘摸’着胡子,微笑着点了点头。
这个陈夫子正是罗喜儿和罗志顺在金福楼里碰到的那位自斟自饮的老大爷。那时他还跟他们说了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没想到,现在他就来到了他们村里当教书先生呢。
那天,陈夫子在罗喜儿兄妹离开之后,就找了个店小二问了下他们是哪个村子的。后来,想到家里的情况,就动了来这里教书的念头。他有秀才的功名,虽然他后来打理家中的生意,没有继续考科举那些,但读书那些可是从来没有丢下过的。他就自己找到了罗长福自荐。罗长福自然是很欢迎他的,虽然没有正面打过‘交’道,他也是知道陈夫子这个人的。而且陈夫子在束修这方面要求不高。
陈夫子就简略地和罗长福提了下他和罗喜儿兄妹在金福楼里碰见过。罗长福听了,又得知罗喜儿他们今天过来就是来问这学堂的事的,就让众人都进屋再说。
很快地,罗喜儿他们就了解到了,陈夫子和罗长福已经谈好了,尽快就在后天开学堂。里正一家人早已把学堂里外都打扫干净了,一应东西也准备好了。这事有一部分村里人是早已听闻的了,就只等着下午去村里再通知一下开学堂的确切日子,统计一下学生人数就好了。在教学的日子里,陈夫子就住到他们村里来。束修方面也没有硬‘性’的规定,家里钱银宽裕的,就‘交’五十文一个月,不宽裕的,就用些学堂里能用得上的东西代替也行。陈夫子只提了一个条件,就是如果他发现有不认真好学、又调皮捣蛋不听管教的学生,情况严重到会影响别的学生学习的,那就要被退学了。
罗长福很支持这个条件,严师出高徒嘛。见该问的都问清楚了,罗喜儿三个就告辞回家去了。
才刚回到家里,接着,周氏和罗达胜也回到了。罗志顺便将了解到的话跟爹娘述说了一遍。周氏两口子都很欢喜,俩孩子就在家‘门’口上学,中午吃饭就有着落了。
周氏把他们买到的东西一一拿出来,杂七杂八的,有厨房里的作料,有布料,不过最受关注的还是给两兄弟准备的,每人各一套的笔墨。罗志顺把他那套笔墨拿在手里,不停地摩挲着,心里暗道,以后一定要认真努力地学习。
一家人又围绕着开学堂的事说了一会儿话。不过大部分都是周氏在说,其他的人在听,一边听一边点头的。周氏先是叮嘱两个儿子要听先生的话,好好念书,但也不能太苦了身体……接着,又说要帮他们做多两套新衣服,让他们穿着干净的新衣去学堂。絮絮叨叨地一直说到要去做午饭了,才各忙各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