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 > 武侠修真 > 九道本 > 第一百零五章 悬疑旧案

第一百零五章 悬疑旧案(1 / 1)

()"师傅,现如今,我们又往何处而去?"山脚下,唐豹已与闻易聚首一处,唐豹言语虽少,却甚为守礼,直躬身向闻易问道。//百度搜索看最新章节//

闻易见唐豹如此,心下满意:这唐豹目光清正,合是真心实意,得此徒弟在侧,也免去了我不少麻烦。

修道一途正如那登山天阶,愈往上行,便愈为费力,是以多半的修士,都会收下几名徒弟或童子,传与法术,日后但有所需,也不必亲自动手,只要呼喝一声,便会有人代劳,省却了自己一番功夫,也好将精力使在修炼之上。

这法子说来有些自私,可正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再者说来,修士收徒也多半十分谨慎,哪个不是经千挑万选,人品资质都要过得去,一但确立了师徒关系,那便要尽心尽责,悉心教授,并非只用在帮工帮手上。

再说他闻易,不过刚筑道基,便急急收徒,也是有他自己的一番打算。

想前世,闻易自有师门,却有无徒弟,凡事无论大小,必定亲力亲为,可如此一来,其大半的时间,都使在了寻找资源上,就好比炼丹缺了一味药材,炼器少了一种矿藏,往常一出门,就是个把月光景,即便这样,这些资源也未必找的齐,白白浪费了大好的寿元。

要知道,这寿元,对修士来说是最为重要不过的了,别看他功力日深,由低到高,每提高一个阶段,便能增寿百年,千年甚至万年,可境界越高,再想进阶便越见艰难,所耗时间也更久,是以,他修仙之人可说是在与天争命,每分每秒,对他们来说都是不容错过的。

闻易思前想后,自己炼体已是迫在眉睫,终是决定纳徒一名,也好有人以供驱策。

闻易见唐豹出言相问,便开口道:"为师打从关外青牛山而来,一路东行,一是为那灵草,二便是得故人所托,完成他的一个心愿。"

唐豹闻言点头,也不多问,依他性格,想必闻易若是不说,他也不会刨根问底的了。

闻易又道:"你我一路望京城而去,逢山便入,以寻灵草,似这长今舌草,虽为灵物,却也不算珍惜,或可寻到也说不定。不过......‘闻易看了看唐豹,接道:"不过你无有道基,不识法术,此后与我风餐露宿,可能坚持得住?"

唐豹又是一揖道:“师父放心,弟子经年习武,身体硬朗,这些日子与兄弟逃难,也多有无处投栈,露宿荒野之事,无甚大碍。”说完似又想起死去兄弟,不禁默然不语。

闻易知他所想,也不多说,开口道:“这便走吧,待到得前方小镇,稍作休整,寻处酒栈,我先授你引气法诀,再行不迟。”

说罢这师徒二人,瞅准了方向,自上了官道,往东面小镇行去。

————————————————————————————分割线————————————————————————————

庆德殿内,有一人身穿龙袍,侧卧于榻上,闭目养神,忽有一阵微风袭来,殿中现出一个黑衣之人来。

在这皇宫大内,庆德殿中,能穿着龙袍之人,除却那天下之主,天子隆祥,还哪有别人了?

这黑衣人一现,只见隆祥皇帝闻声睁了眼睛,坐起身子问道:“朕嘱咐你的事,可办妥了?”

那黑衣人应声跪倒,口中道:“回皇上话,臣已遵旨暗挖柳娘娘陵墓……”

隆祥见这黑衣人不再说话,眉毛一挑道:“怎样?”

黑衣人咽了口唾沫道:“未有发现如皇上所言纸张皮布一类物什,止有金银珠宝等陪葬之物。”

隆祥皇帝点点头:“早知如此,你且下去吧。”说完不耐的挥了挥手,似是心中烦躁。

那黑衣人得旨却未动弹,犹豫半晌,又是开口道:“皇上,臣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隆祥皇帝疑惑道:“哦?在朕面前,又有何事不能讲?你且说来,叫朕听听。”

那黑衣人低声道:“皇上,那墓穴之中,不仅无有皇上命臣找寻之物,经臣反复查探,更发觉,那墓穴乃是一个空墓!”

隆祥皇帝闻言大惊道:“空墓?怎么可能?”

黑衣人道:“确是空墓无疑,前时得皇上授臣开棺检验之权,便斗胆开棺一探,可不想那石棺竟未有被封死,臣只轻轻一推,那棺盖便开了去。而那棺中……”

隆祥皇帝道:“可是那棺中无有尸首?”

黑衣人点头拜倒道:“皇上圣明。”

隆祥皇帝片刻不语,直愣了好一会儿,才挥手道:“你辛苦了,且自去内务府领黄金百两,锦布千匹。”

黑衣人连磕三响:“谢主隆恩!”又一翻身,上得房梁,须臾间便消失不见了。

却说隆祥皇帝得了黑衣人的消息,在床上自顾自念叨一阵,蓦地站起身子,朝外面喊道:“来人呐!摆驾御书房,再传朕旨意,宣金晋温觐见。”

隆祥皇帝说完,打外面走进一个老太监,正是那太监总管,当朝第一红人——韦世昌韦公公。

韦世昌躬身低头连走几步,到得隆祥皇帝身前,两手扶住皇帝小臂,托着隆祥皇帝往外面走。

二人到得外面,早有九龙车辇准备妥当,隆祥皇帝上了车辇,韦世昌站在车辇一侧,夹着嗓子高声道:“起驾!”

九龙车辇有车夫八名,各分左右,得了韦世昌命,一齐用力,抬起车辇。

韦世昌又道:“摆驾,御书房!”

八名车夫得令,齐齐迈步,踏风而行,奔走飞快又稳健非常,似这等御驾车夫,无不是精挑细选出的力大守礼之人,可饶是如此,这一趟仍是走了足有一个半时辰。打从庆德殿至御书房,一路选大路而行,途径八百三十余殿,可这段路看似遥远,却也不过是这皇宫内院九千九百九十九座大殿中的冰山一角罢了。皇宫之大,皇室威仪,便是可想而知了。

到得御书房中,老丞相金晋温已是早早得了旨意,守候在门外,见得车辇到来,连忙跪倒道:“老臣金晋温,叩见陛下。”

车夫落了架,韦世昌将隆祥掺了下来,隆祥皇帝落了地,连冲金晋温道:“丞相不必如此,快快起来,随我进去说话。”

“谢主隆恩!”礼不可废,金晋温在朝六十余年,虽多有升迁,直至这丞相之位,这些年来从未有所逾矩,这也是他为何能活到今日的原因之一了。

三人前后脚进了御书房,隆祥皇帝在屋内踱步一阵,韦世昌与金晋温二人也立在一旁,不敢吭声。

半晌,只听隆祥皇帝开口道:“丞相呐,自我继位至今,已有多少年头了?”

金晋温施礼道:“回陛下话,已有三十五个寒暑了。”

隆祥皇帝点点头:“那先帝柳妃柳淑德,你可还记得?”

金晋温听罢瞳孔一缩,忙道:“老臣有印象。”

隆祥皇帝语破天惊道:“柳淑德,还未有死!”

金晋温一愣,紧接着“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叩首道:“老臣办事不利,请圣上责罚!”

隆祥皇帝冷“哼”一声:“当年你做的不干净,先帝遗物未有追回,朕也没治你的罪,仍留你用到今日,想那柳妃下葬一事,乃是你一手操办的,可如今一看,你这手脚还不够干净啊!你说朕,该如何罚你呐?”

金晋温头不离地,连声道:“老臣甘受责罚。”

隆祥皇帝见金晋温如此,冲着身边韦世昌一打眼,韦世昌心领神会,弯腰去扶金晋温,一面使力将他托起,一面口中道:“老丞相为国为民,操劳一生,咱们圣上心里可都是记着呐,快快起来吧。”

金晋温见韦世昌与隆祥皇帝二人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便知事情有变,不敢起身,挣脱韦世昌又是叩首一阵道:“老臣知罪,甘愿受罚,还请陛下网开一面,饶过我一家老小吧。”

隆祥皇帝见他这般模样,佯作不知道:“这话儿是怎么说的了?朕登基之事,旁人不知,你可是知道的一清二楚,再者说来,老丞相多年来兢兢业业,甚得朕心,朕怎么忍心责罚老丞相了?”

金晋温自跪于地上不语。

隆祥皇帝又道:“老丞相,你那幼子程国,如今可成年了么?”

金晋温道:“去岁刚行弱冠礼。”

隆祥皇帝道:“北线吃紧,朕素知你幼子程国深谙兵法韬略,抱负远大,朕有意叫其领兵前去北地锻炼一番,来日得胜回朝,封侯拜相,与老丞相共执朝野,岂不更好?”

金晋温面色不变,心中却是要紧牙关,只不过片刻之余,终是叩首谢恩道:“臣金晋温代子金程国,谢皇上厚赐,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不是他金晋温乃是食子的老虎,而是他若此时不将儿子送到隆祥皇帝手中,以求再得皇帝信任,不但自己性命堪忧,他全家老小一门百人,恐怕都命不久矣!是以权衡利弊,只得将自己幼子送与皇帝,名为褒奖,授予军职,而实为贬,他幼子被皇帝捏在手中做了人质,以图胁迫住金晋温,叫其不敢有所异动。

听得金晋温允诺,隆祥皇帝“大喜过望”,亲自上前扶起老丞相道:“朕便知老丞相忠君爱国,朕心大慰,快快起来说话。”

金晋温心中发苦,却不敢违背,只得站起身来,低头立于一旁。

隆祥皇帝解决了这边,面色一素,转身坐在椅上,扭头看向韦世昌问道:“谭镇北,可是回京了么?”

韦世昌道:“镇北大将军昨日已抵京城,自归镇北将军府休息,想来明日上朝便会觐见陛下。”

隆祥皇帝点头表示知道了,开口又问道:“可有正方国师的消息了么?”

韦世昌道:“回皇上话,还无有消息传来。”

隆祥皇帝沉思一阵,才道:“天无二日民无二主,这佛道撕破脸皮,朕的计划,也算是成了第一步了!”

九道本105_更新完毕!

最新小说: 酸梅 西游:第四天灾横推三界 混沌雷修 仙剑神曲 天龙八部 始皇大寿,送长生不老药一份 仙妻如云 仙家有田 非凡人生 我可以爆修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