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孤山,山上有座香火鼎盛的寺庙,不过那都是好几百年前的事情了,那座香火鼎盛的金顶寺,已然化为了一片残垣断壁,昔年大火焚烧的痕迹,也早已被青苔植被所遮盖。
放眼望去,若不是活了几百年,对金顶寺的一草一木都熟知的,很难找到金顶寺的废墟地。
一个枯瘦的和尚,已经在这金顶寺的废墟之地,盘膝坐了将近半年的时间。
这枯瘦和尚一身僵硬皮肤,看起来不像是活人,通体金闪闪的,犹如金身佛像,看上去不太像是一个真人,像哪座寺庙的泥塑罗汉多过像人。
一步错,步步错。
他从第一部走错的开始,便已经没有了回头路。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杀了芙蓉主。
然而,鬼神无法杀死鬼神。哪怕他竭尽全力,苦心算计,又仓促偷袭,但最终,也只能以两大化身为代价,将芙蓉主的两大化身,通过十八道年轮印记形成的特殊域,给困住。
杀敌一千,自损一千。
可谓两败俱伤。他最后一道化身,和芙蓉主的儒家化身,都还宛然无恙。
族位鬼神三大化身互为一体,又各自相连。所以,他这番所为,其实并没有多大效果。芙蓉主的两大化身,在那个特殊域中死不掉,数百年或者数千年后,还会再现。
唯一的效果,大概是让他心里舒服多了。
这一口气,已经憋了数百年了。
缓缓地伸出手,他拿出了自己珍藏多年的木鱼,轻轻敲了起来。这是几百年前的木鱼,材质好,加上他精心保养,得以存留至今,但这个木鱼也到了朽烂的边缘,所以他必须敲得很轻。
随着木鱼声传开,他慢慢的闭上眼,然后念起了经。
他已经有太多年没有念经,饶是过目不忘,此时也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念了。第一遍经文,他念的磕磕碰碰,第二遍经文,还是如此,到了第三遍经文念诵之时,才逐渐顺畅起来,第四遍第五遍,这一篇经文总算是利索且快速的念完了。
若是当年他念经这样,不光要被师父责骂,还会饿肚子。离开了寺庙,就是饿死也很有可能。
没有人会给一个念不会经文的和尚饭吃。
但现在,已经没有人会责骂他,也没有人敢责骂他。
至于饿肚子……
他已经很久没吃过东西,却也没有什么饥饿感。
他站在了这个世界金字塔顶端已经太久,久到了自己觉得自己像是一块没有感情的石头。
缓缓敲着木鱼,枯瘦的和尚念着经文,一遍又一遍,从太阳升起,到日落西山,又到第二天的太阳升起,日落西山,如此,直到第四天的太阳升起,山上出现了一个人,那是一个少年模样,看少年打扮,似乎是个离家出走的少公子。
这公子一身锦缎,但却因为奔跑在树林里,不仅脏兮兮的,还破了许多处地方。他见到了枯瘦的和尚,出于好奇,就跑了过来,喊道:“喂,那个和尚,你在这做什么?”
念经文停下了,这个枯瘦的和尚看着这个少公子,忽然出声道:“我有一个故事,你想听吗?听完了吃大餐。”
因为是连夜离家出走,所以少公子早已经饥饿难耐,听到这枯瘦和尚这么说,这少公子连忙点头,说道:“好啊,好啊,和尚你快点讲完,本公子已经饿了。要是本公子吃得开心,等会儿赏你一大趣÷阁银子,给你该寺庙用。”
枯瘦和尚像是没听到这少公子这番话,自顾自的说道:“你觉得,这和尚,有几种?”
这话是问这少公子的,但这枯瘦和尚根本没指望这少公子回答,一问完,就开始解答道:“和尚有五种。第一种,是能将色、受、想、行、识五种妨碍见心明性的意识清除干净,不受声、色、香、味、触、法这六尘的污染,这样的僧人,称之为和尚,也只有这样的僧人,才配称之为和尚。”
“这第二种,是虽然参禅打坐,宣扬佛法的,这样的僧人,做不到六根清净,那么是和样,不叫和尚。”
“第三种,是那些四海云游的和尚,每日所思所想,都是我今天吃什么,住哪儿化缘,住在哪儿,时日久了,口舌伶俐,但也说不了真话,这样的僧人,是和撞。”
“这第四种,说的是那些敲钟击鼓,念经文咒语,做道场法事,然而不通佛法的,这样的僧人,叫和唱。”
“这最后一种,是像狗一样钻营产业,像苍蝇一样追逐美貌女子的,这种僧人,叫和障。”
少公子听了枯瘦和尚这番话,不由两眼发亮,这可是他从没听过的,不由抚掌笑道:“和尚你说得好,本公子的老师,要是有和尚你这一份口舌,我就不愁听不懂那些子曰教义了。和尚,你可懂四书五经,不如来我家教我念书吧?本公子定然不会亏待了你。”
枯瘦和尚不理睬这少公子,他接着说道:“曾经,有那么一个和尚,叫金和尚。这金和尚的父亲,是个无赖小人,为了几个大钱,就把金和尚卖给了寺庙里一个老和尚。这个金和尚从小顽劣,不肯念经坐禅,就像长工一样给庙里干活。之后,老和尚死了,老和尚生前存了一点银子,金和尚就把银子偷走,然后逃出了寺庙,干起了小买卖。”
“金和尚善于钻营,也擅于投机倒把,很快的靠着牟取暴利,金和尚发家致富了,在一个地方购置了大量的田宅。”
“金和尚有了钱,也不吃独食,更善待其他僧人,但凡是肯投靠他,拜入他门下的,一律收入门下,因此靠金和尚吃饭的僧人,有成千上百人。”
“围绕着金和尚田宅的,有大量良田,这些都是被金和尚买下了的。附近有不少的屋子,有些是给投靠金和尚的僧人住的,有些则是靠给金和尚种田的佃户。金和尚的排场无比,手下养着的下人也多,每当他大喊一声,底下数十人打雷一样大声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