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来潮的一章科普……
端午节、春节、中秋节并列为我国三大传统节日。关于端午的起源,有两种主要的说法[1]:
一说与夏至相关。古籍中载:“日叶正阳,时当中午”。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称为天中节。
二说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在楚国被秦国打败的当年五月初五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当地百姓闻讯自发聚集,冒雨竞相划船捞救,烟雨茫茫的洞庭,终未觅得屈原的真身。
战国时代已有五月五的记载[2]。《礼记》中记载:“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
秦以后国家统一,南北方的端午习俗进一步融合,主要的风俗是避恶和避灾。
唐代端午风俗在沿袭前朝的基础上越来越丰富。《酉阳杂俎》记载:“北方妇人,五日进五时图、五时花,施之帐上。是日又进长命缕,宛转绳结,皆为人像带之。”用丝线结成人形,佩戴用于装饰辟邪,这种习俗一直延续至明清。
据记载,唐时已出现粽子。《文昌杂录》记载:“唐时五日,有百索粽”还是皇帝赏赐大臣的食品,这时的端午节主要侧重于避灾祈福。
宋代文人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记载:“五日重午节,又曰‘浴兰令节’……杭城人不论大小之家,焚烧午香一月,不知出何文典。其日正是葵榴斗艳,桅艾争香,角黍金色,菖蒲切玉,以酬佳景,不特富家巨室为然,虽贫乏之人,亦且对时行乐也。”
从中可以看出,上至富贵官宦之家,下至普通百姓,都在端午这一天举行节日活动。可见,端午节已经成为一个完整成熟的节日,有特定的习俗、仪式。
今天,我们谈到端午节的来历都认为与纪念屈原有关,事实上最初有纪念勾践、曹娥、介子推、伍子胥等多种传说。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战胜困难,大败敌国,建立自己的国家,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曹娥是一位渔夫之女,寻找被江水吞没的父亲,用孝心感动天地,被百姓当作河神祭拜
介子推割肉奉君,忠心耿耿,其忠义孝顺的品格千古流传
伍子胥为父报仇,忠于吴国,爱护百姓,受到吴越一带百姓的爱戴。
在历史的传承中,最终选择投江殉国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为主要纪念对象体现出端午在最初祈福避灾的基础上增加了人伦道德的主题。
以历史人物为核心,围绕这些有气节的历史名人来解释习俗活动,表达出中国人民的价值选择。
端午节一般有这样一些习俗:
(一)吃粽子
粽子又称“角黍”“角粽”,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是汉族传统节庆食物之一。
人们普遍认为端午吃粽子与祭祀屈原有关,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粽子的雏形角粽(角黍)就已经出现。角粽是一种夏季食品,用粽叶或者竹筒包裹糯米蒸煮而成,用来祭祀龙神或水神。
西晋《风土记》中记载的作为节日食物的粽子还没有和屈原产生关系。
粽子成为祭祀屈原食物的说法最早见于南梁吴均《续齐谐记》,这里记载了用粽子祭祀屈原的传说,人们将“筒粽”投入江中供蛟龙食用,粽子祭祀屈原的习俗逐渐流传开来。
(二)赛龙舟
赛龙舟发源于中国,盛行于江南。龙舟是船上画着龙的形状或是做成龙的形状的船,它也是龙文化的一个分支。
端午划龙舟不仅是一种体育娱乐娱乐活动场面,传说,赛龙舟是为了拯救屈原,驱赶江中的鱼群。南梁吴均《续齐谐记》中对此有所记载。
明代诗人袁宏道《午日沙市观竞渡感赋》中曾描述过赛龙舟时热闹的场面。
(三)五彩丝、艾草、雄黄等
文献记载,很早以前老百姓就在端午这一天用红色桃印装饰门,在家门口悬挂艾叶、手上系五彩绳等来避邪消灾。
农历五月初五正是初夏时节,蛇虫开始大量出没。古人为了驱赶蛇虫,在家中准备雄黄,用以治疗蛇虫咬伤。
也有传说是在屈原投江殉国后,一位老中医把一坛雄黄酒倒入江中,醉晕鱼虾,不让它们吞食屈原的尸体。后来,百姓便有在端午喝雄黄酒的习俗。
(四)香囊
在过去,这些摆件挂件应时应景地在市场上都会出现,手巧的阿婆和姑娘媳妇们更是喜欢手工缝制,把祈福之意针针线线缝入其中。
小孩佩戴的香囊,一般会加入朱砂、雄黄、香药,外层包裹五彩的丝线弦扣成索,不仅精致美观,而且清香四溢。
(五)端正
在古人眼中,瘟神的盛行是由于人内心杂念过多引起的,正如《礼记·月令》中所载:“仲夏,阴阳争,死生分,君子斋戒,止声色,节嗜欲。”
所以,端午时节宜清洁雅净,安神静息为宜,这是“端午”之名的含义,也是祖辈智慧训诫的深意之一。
参考文献:
[1]王斋谈古论今端午节[j]山东农机化,2020(02):50
[2]蔡艳菊端午节的符号意义及文化传承[j]文化学刊,2019(07):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