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战斗对英军来说几乎就可以说是一场噩梦。
英军除了要注意脚下到处都有可能存在的地雷外,还要时刻小心着德军狙击手给自己致命一击……这时任何一个英军或是英属殖民军都发现一点,战前对这次进攻的形势过于乐观了,他们总以为大炮会引爆大多数地雷,剩下的地雷只要他们小心的使用探雷器就可以了。
但事实却是有大量的地雷残存,这或许是跟地雷的数量与质量以及沙漠地质有关:数量太多就总会有些漏网之鱼,质量良萎不齐会使一些本该被引爆的地雷没有被引爆,沙漠地质则会减少炮弹爆炸时的震动波传送的距离。
更糟糕的还是英联邦军普遍对地形不熟悉而沙漠地带又没有明显的地貌特征,炮弹爆炸所掀起的烟雾和尘土把天上的星光和月光完全遮挡住使战场漆黑一片,这使英军要前进就必须打着手电。
就像战后一名幸存的英军士兵所描述的:“我们显然不能呆在原地,因为我们是在进攻而不是防御。那么摆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个痛苦的选择,我们要么打着手电被敌人狙击手击毙,要么因为看不见而被地雷炸死!是的,我在路上看到了许多尸体,你无法忘记那个情景,地面上躺满了新西兰人和印度人,还有许多焦急不安朝我呼救的重伤员。”
后来这名英军士兵找到了一个更可靠的方法,他趴在地上匍匐前进,用军刺一点点的刺探着前方的路……军刺斜插进前方的沙土里,如果前方有地雷,军刺就会碰到硬物。
这样做虽然前进的速度很慢,但却使他保住了性命。
但这只是个别现像,几乎整个英联邦军的进攻都处于德军的猛烈杀伤之下,除了一支部队外……
这支例外的部队就是南非1师。
说起来也算是凑巧,南非1师驻亚历山大港时,中国军队对他们的训练就是不打枪也不打炮,专门训练他们折腾炸药和对付地雷。
中国军队这么做的原意是希望他们能够执行骚扰任务,但没想到在这时就派上用场了……其实,这其中相当一部份还是南非兵自身的优势,比如他们习惯于不穿鞋,这使他们拥有其它军队甚至连中国军队都没有的特长:用脚感知地雷。
当然,这其中也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失败的情况,但却使南非1师相比起其它部队来可以更自如的在雷区里行走,同时还不用打手电。
更重要的还是,他们黝黑的肤色使德军狙击手很难发现他们的存在。
于是南非兵总能不知不觉的靠近德军狙击手而德军狙击手却一无所知……然后,德军狙击手在开枪击杀目标的时候,或是通过步话机联系后方炮兵的时候,南非兵们就轻易的知道了敌人的位置。
这时大多的南非兵都选择了一种很明智的进攻方式:朝目标投掷手雷。
在这时候投掷手雷是绝对正确的一种选择。
这一方面是因为南非兵枪法太差,就算目标近在咫尺他们也往往无法命中,更何况这还是在黑夜而且还只知道目标大慨的位置。
另一方面,投掷手雷与开枪不同,开枪的话,枪口的火花和枪声就会暴露位置,而一枚手雷甩过去……黑暗中谁又知道这手雷是从哪个方向甩过来的?!
战后张弛还去采访了下这些南非兵,怎么会知道在这时候用手雷而不是像以前一样那么拉风的乱开枪?!
南非兵的回答是:“不是你们教我们的吗?骚扰战就得这么干!”
听着这话张弛差点吐血……原来他们是把这场进攻战当作骚扰战了。
但却是错有错着,德军狙击手一片又一片的倒在南非兵的手下,南非1师一个晚上向前挺进了八公里,是所有英联邦军队里前进最远的一个师,把所有跟进的部队都远远的甩在了后面。
如果训练有素的德军狙击手泉下有知,知道他们是被公认素质最差的南非兵给撂倒的话,只怕在地下都要爬上来喊冤了。
而南非兵又将中国教官惊为天人,他们一个个都在心里大喊:神明啊,那些中国人真是太厉害了,他们教的一切马上就在战场得到了应验!
问题就在于……
南非1师是被安排在佯攻的南翼的,为什么会这么安排就不用说了,南非1师战斗力差嘛!
当蒙哥马利知道这一点后,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任何人都能看出他心里的后悔……如果是把南非1师安排在北面主攻方向的话,那么战场形势显然会好得多:南非1师在前头清理德军狙击手和炮兵侦察员,后头再跟进几个步兵师排雷清障,接着装甲师就可以很顺利的往前推进并像计划那样达成目标了。
但战争没有如果,现实是残酷的,佯攻部队也就是南非1师方向取得的战果对英联邦军没有任何意义,而北翼的主攻部队却陷入了雷区无法动弹。
两小时后,也就是在天亮前,跟在排雷步兵后头的英第1装甲师出现了恐慌。
这听起来很难理解,因为在前头排雷的英属殖民军正处于更大的伤亡和危险中,在后头跟进担任火力掩护任务的装甲师却出现恐慌……尤其这装甲师还是英军的王牌部队。
但其实这一点都不奇怪。
此时的英国陆军整个晋升体制都存在问题,比如军官一般都得有贵族身份……换句话说就是有势力、有关系的,于是不可避免的就会存在许多贪生怕死的军官在其中滥竽充数。这其中尤其是被称为王牌部队的第一装甲师,这方面的问题就更严重,因为有权有势的人都想用这个“第一装甲师”的招牌为跳板迅速晋升。
套用一句网络上常用的话说,就是“体制问题!”。
出问题的就是第一装甲师编制下的第7装甲旅。
(注:二战时英军装甲师是师旅制,第一装甲师下辖第7装甲旅和第20装甲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