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听嬴渠梁这样说,卫鞅大喜,冲嬴渠梁举起酒爵:“君上宏图大志,气冲霄汉。如今天下,四海宇内,非君上不可有此大志,非秦国不可有此大志。君上,来,为君上,为秦国,在那一天,铁骑所至,四海归一,天下一统。让秦时的明月,永照万家黎民,千秋万代不改!”
嬴渠梁闻言,顿时一股热血从脚底奔涌而出,直冲脑际,弄的脸都有些红了:“商君,大秦,真可如此?”
卫鞅微笑:“行之所至,无事不可,事在人为。”
嬴渠梁这时候想起了之前老子与他的老爹秦献公的那段密语,只能秦国君主之间口耳相传的预言。
秦之国运与周分合,周秦同源,合起西陲,秦救周,始为诸侯。
秦周分离,离五百年,大合于秦。合十七年,霸王出!
算算时间,好像离五百年差不多了……
而今,卫鞅又这么说,难道说,大秦,330真有一统天下那一天?嬴渠梁激动了。
“商君你觉得,你我此生相辅相行,是否,能成得此番不世大业?”
商鞅闻言,毫不犹豫的摇头道:“君上啊,打周室衰败,天下分崩离析。诸侯争霸天下,反复混战,已有六百多年了。想要一朝之间,收拾这四方割据的诸侯,绝非十年八年可以完成。
当然,若是君上与臣,都还能活个四五十年,同心协力之下,未必不可成也。但是若天不假年,那就绝对非一代之功了。很有可能,要反反复复,经过几代人的较量,方有成算。
商汤灭夏,用了两代人。而周灭商,足足用了三代一百多年的时间。而我秦国,光光是变强,就用了二十年。更何况天下一统呢?
以卫鞅粗略推测估算,我大秦要东出函谷,与列国争雄,直到灭了六国而一统天下,至少,得三代以上的明君在朝。这还不能算人寰天算,有命短君王之意外。(卫鞅知道后世嬴渠梁的孙子因为耍彪举鼎给砸死了。)而这其中的关键,就是君上,能否为后世大秦之主,立下秦国魂格。”
嬴渠梁皱眉:“如此大志,吞吐八荒六合,天下一扫之伟业,有什么国策可以确保呢?”
卫鞅正色道:“坚守大秦律之法制。君上,只要以后的历代君王,坚守大秦律的法制,那么,即便是这其中,出现几个昏庸之主,但是有法可依。所以,大秦还是会正常的运转下去。不至于灭国或者弱国。
在此期间,大秦不可能不出现名主。便会修复前朝君主的错误,让大秦的发展,步上正轨。而这期间,大秦,只要出现一个雄主,则,秦剑所行,横扫六合,八荒一统,绝非难事。”
卫鞅将这些话一讲出,嬴渠梁的眼睛顿时一下子就亮了。
卫鞅的话,给他嬴渠梁指出了未来大秦要走的路。要走的路的方法。这样的指出道路,其实非常非常重要。不然,强如魏国,魏武卒横扫天下几十年,仍然茫茫然不知去向何处。即便历代君王都有一统天下之野心,但是,他们不知道怎么做。
他的心志,没有那么坚定。他们对自己未来的路,看的没有那么清晰。可是,这可是要天下一统啊,没有大志气,大毅力,如何能够成就这千古霸(bedb)业?那是绝对不可能呢。人若没有目标,会浑浑噩噩度日,国若没有明确目标,会逐渐消亡颓废,乃至被消灭取代。
这就是大争之世的基本情况,国进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也。
嬴渠梁激动不已,眼眶又有点红,他使劲的拍了拍卫鞅的肩膀:“商君呐,你的一席话,算是拨开了嬴渠梁眼前的迷雾,扫去了我心头的阴霾。大秦的未来,往哪里去,嬴渠梁,明白了。商君呐,嬴渠梁,代秦国,谢谢你……”
嬴渠梁跟卫鞅再次碰了一爵酒,嬴渠梁一声叹息:“唉,不过话说来容易,坐起来难呐。正如商君所言,秦国需坚守法治,然则坚守法治,多难,我们就不用说了。而且,代有明君,就更难了。别的不说,就我那个逆子嬴驷,嗨……这一晃十多年了,自打被驱逐之后,也没个信儿。不知道这小子是死了,还是活着。是成了一堆屎,还是成了一块好铁?”
卫鞅知道嬴渠梁想他的儿子了。卫鞅自然也知道,嬴驷,就是下一代的秦王。
所以,卫鞅拱手:“君上,恕臣直言,臣以为,君上虽然正值壮年,但是,说句不好听的,人有旦夕祸福,天下无人可揣测真正天机。所以,臣觉得,是时候该把太子接回来镇国了。太子也该熟悉国政朝事,以确保君上百年之后,大秦代有明君。”
嬴渠梁深深的叹了一口气:“唉,这个逆子,当年,老子真想一剑砍死了的他了事儿。竟然如此冲动,若不是商君,险些给秦国带来灾难。让我在考虑考虑,要不要把他弄回来。”
卫鞅笑着拱手:“君上,不可再考虑了。当年太子封地一事,实乃是有人暗中蓄意谋害。虽然,处决了一些凶手,但是,真正的幕后主使,并没有浮出水面。臣准请君上,让臣寻回太子,以正朝纲。”
嬴渠梁一声叹息,挥挥手:“那就随你吧商君,你负责给这逆子给我找回来。嗯,对了,你说,当年太子封地一事,还有幕后主使?”
卫鞅微笑:“是谁,还用说嘛?不过老甘龍这些年待的比较安稳,臣也是为了秦国变法不遭受太多波折,就没动他。要是君上觉得,此人需要动了。卫鞅随时可以搬倒此人。”
嬴渠梁的眼睛眯了眯,老甘龍,是反变法势力的老世族首领。变法最后的反对势力,看来,是时候根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