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的路上,趁着只有二人,他先是同木久承回忆回忆往事,又自责没有管教好杨金婵,最后,少不得要多多夸赞木永为一番。
“永为之孩子明年就该下场了吧,有把握吗?”
木久承答:“虽没落下功课,却也只能如此,原本就只是让他下场试试,也没抱多大希望。”
杨老木匠一听,心里又活动开来了。
半晌后,这才对木久承道:“我平日里忙着挣钱养家,许多事都顾不上,今年,总听我家老婆子唠叨,说是这孩子自上学后,来我家的日子就少了许多,我们是他的外公、外婆,到底还是心疼着他的,平日若无事,让他也多来看看外公、外婆,我也是知天命的年纪了,孙辈里,也就这孩子能有大出息的。”
木久承面上应答的很好,内心是如何做想,杨老木匠却不得而知。
再说另一边,张玉娘得了三十两散碎银子,颇是感叹了一番。
“大家都瞧不起工籍,却不想,人家其实比一般人家的日子好过太多。”
她手里的三十两就是最好的证明。
木梨不懂这个,这钱是拿一个大布袋子装的,她接过钱袋子,直接往身侧的椅子上一倒。
有三个五两的小银定的,五个一两的,剩下的都是一些大大小小的散碎银子,还有几串大钱。
“娘,您咋知道这里是三十两,我着实看不出来,这些散碎银子有多少。”
张玉娘却有她自己的小手段:“这个很简单啊,咱家量米的竹筒,一筒就是一斤,十两不就是一斤么?两个放在一起掂一掂就晓得了。”
方法竟是如此的简单又粗暴。
张玉娘又问她:“这笔银子有点多,要不,娘给你找个罐子装了收起来?”
木梨摇了摇头,她有别的打算。
张玉娘急了:“不收起来?万一杨家说出去招贼惦记咋办?”
木梨笑答:“娘,莫急,我另有想法呢。”
张玉娘又问她想干啥。
木梨再答:“我早就想买些荒地了,娘可曾记得,我以前挖野草药,一月也能换几百文呢。”
张玉娘微微一愣,眼里闪过一丝惊讶,三分了然,又有些遗憾。
“你想买地种那玩意儿?到也不是什么坏事。”
木梨点头,说道:“咱家已经有八十亩田了,再说了,村里的良田本就不太多,剩下的上等良田基本都有主的,我就想着买荒地种药草。”
她没有说,家里不但肥料管够,另外,这些药草都不怎么生虫,也无需费太多精力打理。
一年能种两季,也是不错的。
“荒地不用花银子买的,只要开荒就行了。”张玉娘记得是这么回事。
木梨又答:“开了荒就是自己的?那是限了少量的,若是地方太大,我还是宁肯买下手握红契的。”
她深谋远虑,没有红契在手,保不济有人瞧见了会眼红,到时,来个现成的摘桃,她还不得哭死?
张玉娘晓得她主意正,想好了的事,是不会听人劝的。
“真买,那等你爹回来,让他去村长家问问。”
木久承回来的时候,已经临近午饭前,张秋花已经回家去了。
木梨趁着三个舅舅还没有回来,找木久承说了这事。
木久承再次被木梨的想法给打击到了。
“你要买荒地种药草?”
木梨点头:“爹,钱生钱,才会有更多的钱,我想多多孝敬爹爹,给爹爹做好看的衣衫、鞋袜,用上好的宣纸笔墨,还有哥哥也是呢。”
木久承对于她拍的马屁很受用。
很是爽快的答应了。
他趁着离午饭还有段时辰,去房里取了些铜板子,又找张玉娘要了一块腊肉,拿干荷叶包了夹在腑下,去村头打酒去了。
木久承一个来回并没耽搁多少时辰。
他面带笑容,两双空空而归。
张玉娘见了暗中松口气。
木久承沿着菜香味儿钻进灶屋里了。
“回来了,怎样,村长同意了吗?”张玉娘对此很担心。
木久承答道:“怎会不答应,他还巴不得呢,这年头天下太平,但凡有点门路的,脑子活的,都跑去外头捞钱了,手里有点钱的,没几个肯回这乡下来的。”
剩下刨地的,家家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哪有多余的钱去买地?
木梨正坐在灶膛前烧火,听了这话后,又问:“不知那荒地怎么个卖法?”
木久承笑的挺得意:“果然是我木久承的好闺女,脑子就是转得快。”
木梨抿嘴轻笑,看来村长没少说好听话。
也难怪,别人不知木家的底细,村长怎可能不知?
“我问清楚了,屋后自留地若有零散的荒地开了也就开了,这个到没什么,然而大块的荒地,还是要出钱买的。”
果然跟木梨所猜的一般模样。
张玉娘又问:“那荒地多少钱一亩?”
木久承答:“却是要一两银子一亩的。”
张玉娘惊呼:“这么贵?”
木久承也没想到是这个价钱。
“村长说,你要买荒地,正好他手里有一块,大概三十多亩,他作价三十两卖给你,又说,剩下的欠债不必急着还,若手头紧,到年底再还上些即可。”
木梨算了算,大楚朝的农业水平不算太差,也不是很好。
大概一亩良田产量为三百斤左右,中等田为二百斤多点,下等田一百五、六十斤左右
她的田比不上中等田,但肯下肥料,这样一来,一亩田一年应该能赚些银子的。
“爹,我晓得了,村长可有说几时办这事?”
木久承答:“明日,让村长带你去县里把这事给办了。”
他又转头对张玉娘道:“这几日你需得留在家中,眼看要过节了,家里琐事繁多,还有亲朋戚友该送的节礼,也是要准备好的。”
张玉娘答:“你给我钱,我去镇上买点咸鸭蛋,另外再买点箬竹叶,咱家今年手头略宽松了点,送礼,总要送些粽子的,对了,还要买些糯米,也不知现在多少钱一斤。”
往年,家中经济条件不允许。
木久承寻思了一番,与张玉娘说好,下午陪她去镇上走一趟。
“趁着今日还有半天空闲,我帮你把东西背回来。”
张玉娘随他。
这样的开销,是该由木久承出的。
木梨不想充当电灯泡,也不想被这两人塞一嘴狗粮,遂,主动提出留在家中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