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 > 都市言情 > 市委大院 > 第五十九章 霸王硬上弓

第五十九章 霸王硬上弓(1 / 1)

小企业卖完送完了,都成了私营企业。[燃^文^书库][].[774][buy].[com]而那些原本效益好,有一定的研发能力,市场前景广阔的大型企业,也渐渐的成了外资的盘中餐。在官员、外商、买办的里应外合下,许多曾经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标志性企业,纷纷被改换门厅,摇身一变成了中外合资企业、合作企业,甚至彻头彻尾地成了外资独资企业。这个空手道,玩得彻底,漂亮,成就了许多人一夜暴富,成了亿万富翁。许多**的官员,之所以能全家移民海外,原始资本就是那几年积累起来的。

久负盛名的江城汽车公司,就是那个时候,在市委书记刘国光和市长韩红然的主政下,秉承省委某主要领导的意志,一分不要,无偿转让给了国内一家大型汽车集团。几年后,那家国内大型汽车集团整体都被跨国公司“KTY”收购了,所以现在的江城汽车集团,真是不尴不尬,成了国际汽车巨头“KTY”的子公司。虽然是在江城市区,但生产、经营、销售,全部都听从公司总部的,三万多员工都是洋鬼子的打工仔。公司的发展规划,生产什么淘汰什么,江城市市委、市政府,甚至西江省委、省政府都没有发言权,真是憋屈地很。

产权一旦易手,想要重新收回来,就没有那么容易了,所以现在绝大部分干部都明白过来了,所谓的改制,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引进战略投资者,就是出卖国家利益给洋鬼子,让洋人说了算。就像一个男人,原来诚心诚意,是想找一个男人到家里做苦力,帮助种田的。现在倒好,人家登堂入室,连自己的老婆也霸占了,堂而皇之地和自己的老婆生儿育女,把原来的男人扔在一边,你说这是哪门子的引进战略投资者啊!简直是荒谬绝伦!

对这个情况,陈家豪这些年已经看懂了,幸亏当时江城钢铁集团的经营情况比较好,才幸运地逃过这一劫。要是把这样好的钢铁企业让洋鬼子控股,真是辱没先人。无数的革命先烈在地下不骂娘才怪呢!新中国几十年的积累啊,被这些败家子全部交了学费了。其实他们聪明得很,个个经手的都发了横财。吃亏的就是普通老百姓。一无所有,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这个教训真是太惨痛了。

所以,陈家豪的第一站,就选择到江城汽车集团考察,他要深入第一线,摸清楚情况,再想一些应对的措施。这样下去,随波逐流,处处受洋鬼子控制,真他妈的太被动了!

提前一个星期,市政府办公室就把代市长陈家豪要到江城汽车集团、江城机械集团、江城化工集团等多家企业考察的通知,发给了各有关单位,按照约定俗成的规矩,大家都分头做了准备。

星期一早上七点五十五分,陈家豪的车准时到达江城汽车集团的大门口。

按照惯例,一般市领导到企业考察,都是选择从上午九点开始,到厂子里转一圈,看看车间,和工人们聊几句,到会议室里休息休息,吃点水果,喝点茶水,听厂领导汇报汇报,一般一上午的时间就对付完了。电视台的记者录完像,可以拍一条新闻,就可以了。至于到底了解了什么实际情况,调研有没有什么实际效果,没有人过问。

而陈家豪不一样,他是个急脾气,时间观念很强,他想要干的事,你让他白白浪费一个小时,他就觉得可惜。

原来的第一方案,是要求各个局委的一把手九点钟准时赶到江城汽车集团。陈家豪一看闽为忠拿过来的日程表,提笔就把时间改了,八点整,像往常上班时间一样。一分钟也不能耽误。这就是他这个新市长的风格,雷厉风行,绝不拖泥带水。

他还是像往常一样,星期一早上六点半准时起床,洗漱完毕,坐上车到碧江公园的江堤上,散步半小时左右,然后到钢城大酒店吃早餐,这段时间,司机覃建不断地看表,一般他都要提前二十分钟就开始提醒陈家豪,江城市现在上下班的高峰期,各个路口也是拥堵得很,所以当司机的要提前计算好路线、时间。

当陈家豪的汽车到达江城汽车集团的大门口时,一大帮子人已经等候在哪里了。

江城汽车集团的大门建设得非常气派,整个造型像是一个展翅高飞的雄鹰,预示着整个集团要鹏程万里,成为国内的行业标兵。

陈家豪的车子刚刚停稳,就见秘书闽为忠迎上来,为陈家豪轻轻拉开车门。

为了安排好陈家豪这一次的视察,闽为忠可是没少下功夫,仔细推敲了每一个细节,早上七点半,他就赶到了江城汽车集团,和集团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安排每一个细节。二十个身穿旗袍的迎宾小姐,早早地换好了衣服,站在大门口,迎接各个贵宾。

陈家豪把手中的提包递给闽为忠接住,然后才从车中缓缓地钻出来。

江城汽车集团的董事长李聪和总经理吴天成,连忙迎上来和陈家豪握手。

陈家豪原来和李聪、吴天成都认识,大家开会时经常坐在一起,都属于江城市著名企业的高管,现在陈家豪转岗,成了江城市长了,名符其实的地方长官,今后有求于陈家豪的事情肯定是不会少。一个大企业,要想发展得好,如果没有当地政府官员的支持,是根本不可能的。

陈家豪和江城汽车集团的其他副总,也象征性地握了握手,旁边的副市长马俊、秘书长钱黎明,和一帮子市政府各委办局的一把手,都微笑着冲陈家豪一个劲地点头。大家都是自己人,就不必要客气了,于是几十个人前呼后拥的,就往厂区里走。

电视台的记者在前面扛着摄像机,拍着镜头。

陈家豪在大家的陪同下,不紧不慢,看着厂区的环境,感受这个工厂的气氛。

因为厂区很大,走了十几分钟,把大门口的周围看了一遍,大家就上了厂里安排好的观光车。

陈家豪在李聪和吴天成的陪同下,就上了第一辆车。解说员是一个长相非常漂亮的姑娘,看年龄也就是二十多岁,穿着特意设计的像空姐一样的服装,说着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身上背一个话筒。一路上向大家介绍着沿途的情况。

到生产车间时,大家在她的带领下,就走进了忙碌的生产流水线旁。

这是工厂的总装车间,一辆辆的汽车已经装配完毕,工人师傅正在试驾,把装配好的汽车缓缓地开出了生产线。

陈家豪在一辆刚生产好的轿车旁停下来,摸着汽车的烤漆,看着汽车的造型,李聪建议说:“市长,你可以坐进去,试一试效果。”

陈家豪已经好久没有亲自开汽车了,于是,就好奇地坐了进去,在工人师傅的陪同下,发动了一下汽车,感受一下汽车马达的轰鸣声,转了一下方向盘,然后就下来了。

陈家豪问李聪:“老李,像这样一辆汽车,现在市场上卖多少钱?”

李聪说:“出厂价是六万二,到了经销商手里,他们卖六万三千八。”

陈家豪又问:“一辆车工厂可以赚多少钱?”

李聪说:“我们算了一下,卖一辆车,我们大约可以赚八百块钱。”

陈家豪感叹了一声说:“那也太低了。还比不了一台电视机赚的钱多。”

李聪说:“没办法呀,我们现在这个品牌,就是低档货,供应的就是城乡低端市场,和那些中高档轿车,那是没法比的。人家一辆车最少也赚个几万。进口的那些一线品牌,就更不用说了,卖一辆能赚几十万。我们和他们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陈家豪说:“看起来我们要想多赚钱,还得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推出中高档轿车,占领更高端的市场。这样才有前途啊!”

李聪无奈地摇摇头说:“市长,我们也想啊,但问题是决策权不在我们本土企业手里,现在我们要听KTY的,这些洋鬼子,把我们的企业收购了,就是想控制我们的市场份额。他们不愿意让我们发展中高端的汽车,那样就和他们的产品出现了竞争。所以,现在国产品牌很难做大啊!”

李聪是江城汽车的老员工,在江城汽车工作了二十多年,一步一步从技术员、车间主任,做到了整装厂厂长,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最后当上了董事长,他清楚公司发展的每一个步骤,现在回头看,也明白了里面的利益得失。当时无偿划拨江城汽车的资产时,江城市政府还有一条补充规定,要求对方保证,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保证江城汽车作为汽车生产基地的地位,不得转移到其它城市,也不得使产业空心化。否则,江城市政府有权收回自己的产权。这是对对方的一个约束,不然就像是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和江城市政府一点关系也没有了,那不是彻底被动了。人家把整个产业转移走,不在你江城市生产汽车了。你这个产业不是白白丧失了吗!

好在江城市政府现在还掌握有江城汽车集团百分之二十的股份,集团的董事长和总经理等高层管理人员的任命,还需要通过省国资委,这是西江省和江城市对江城汽车集团还有影响力的最后的砝码了。如果当初把全部股份转让完,现在就完全成了洋鬼子的企业了,人家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就是让你这个企业白白死掉,你当地政府也一点办法都没有。

在企业里当领导这么多年,陈家豪渐渐看清楚了一些问题,原来我们鼓励把一些国内的好企业卖给外商,说是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事实证明,是上了洋人的当了,被一些吃里扒外的官员和洋买办,和洋人内外勾结,以较少的代价,就达到摧毁国有企业,占领市场的目的。

像原来的江城日化厂,生产的碧江牌洗衣粉、碧江牌护肤霜,妇孺皆知,已经是全国知名品牌,最高峰的时候,进入全国日化行业的前十名,成了第一梯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整个日化厂的产值,已经达到四个多亿,是江城市响当当的好企业。姑娘小伙子如果在日化厂上班,找对象都非常抢手,因为工资高啊,加班奖金都比别的厂高几倍。

后来不知道为什么,某一个省领导来厂子里视察,带来了一个国际上知名的大企业,也是生产日化产品的,说是中央某领导说了,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力度,靓女先嫁,江城市作为省里的工业重镇,要带头执行中央领导的指示,把好的国有企业拿出来,和外商办合资企业。

当时日化厂的厂长叫范同彬,是技术员出身,当过日化厂的车间主任,副厂长,后来到了市里,被任命为市经委的副主任,日化厂后来红火的时候,他又被调回日化厂,当了厂长兼党委书记。

工厂在他的领导下,有前任历届领导打好的基础,有几千名训练有素、有高度的责任心的工人,大家齐心合力,开发新产品,严把质量关,市场不断扩大,销售额节节攀升。最红火的那几年,工厂的产值每年都以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速度发展,相当于一年多又建立了一个新厂。

每年的年底,工厂都要开庆功会,给技术人员、销售人员披红戴花。奖金最高的销售人员可以拿到几万块,比市长的收入还高,一时间成了轰动性的新闻。

那个时候还没有百元的大钞,最大的面值就是十元的。有一次,一个姓李推销员获得了六万块钱的奖金,整整装了一麻袋的钱。日化厂敲锣打鼓,让获奖人员披红戴花,站在卡车车厢里,沿着市里的主干道转了一圈,成了当年最轰动的新闻。江城市大街小巷里,都挤满了人群,人人都在谈论这个话题,羡慕那个获得奖金的人。姑娘们更是多方打听,看那个人结婚没有,就是离了婚的,也有漂亮的黄花大姑娘愿意立即嫁给他。

最新小说: 岂言不相思 都市风云乔梁叶心仪 天价萌妻 势不可挡 天歌·三生不负三世 医妃倾天下元卿凌 我自地狱来 重生之心动 望眼欲穿 都市医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