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在凤山大队务农的日子里(中)(6)
闻风而动样样搞
在那“三年困难时期”当中,也的确出现了不少由群众自己创造的,或前人留传下来的许多解决在饥荒年代求生存的办法。今天回忆起来,才真正体会到,那句几千年来就传下来的“民以食为天”这句名言说的,的确一点也不错。
因为,无论是那个朝代,那个政党,对粮食问题都是会引起当权者高度重视的大问题,是来不得半点的疏忽与轻视。
我还清楚地记得,那时候常常肯在凤山初中,与老师学生们进行接触,或在生产队进行田间劳动的时候,与社员们在言谈当中,确实是使我知道不少新奇又新鲜的事情……
“双蒸饭”顾名思义,就是将米加水在饭笼子里蒸好了第一次以后,为了将其再澎胀一次,使饭的体积再次增大。于是,又再加水重放回饭笼子里,再次多蒸一次。
然而这种做法,其实是自1958年以来,在全国不少地方的人民公社的公共食堂当中,已经风行过一时阵的了。
当年,我在博中念书时,学校在办“共产主义食堂”的那阵子,不是也曾经吃过好几餐这样的“双蒸饭”么?
可是,凤山初中的学生食堂在那“三年困难时期”,居然还对“双蒸饭”却情有独钟地进行过多次的试验,并且,还连续搞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呢。
于是,便有些不少老师学生,对于此种做法曾经表示过怀疑:
“无砖不能砌墙,加水不能顶粮,蒸出来的饭再多,也就不过是多加了点水而已。”
另外,还有一些调皮的学生,甚至还编起了“顺口溜”,讽刺地说道:
“双蒸饭多,米泡膨胀,饿坏肚子,撑坏膀胱。”
你可要知道,由于当年国家定量供应的口粮标准低和加上副食品供应严重短缺,人们普遍摄取到的热量不足。结果,就出现不少社员和群众,便普遍地患上了浮肿病和肝炎等疾病。
于是,当时的凤山公社党委曾经这样进行过规定,凡是经过凤山卫生院确诊是浮肿、肝炎等病情而“无误”者,就由医生开俱证明,可领取得到“营养粉票”一张。
因此,就可以凭票到所指定的地点排队,领取用“米皮糠、豆粉与砂糖”掺制的“营养粉”一包。还要求每日要用开水冲食数次,便称能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我们“凤山青年农业技术队”里的老农朱性廉,就是曾经因为肚子浮肿,便到凤山卫生院确诊后,还去领食过几包“营养粉”回来服用哩。
根据,他自己所作的违背良心的反映说:
“疗效还行,疗效还行,……”。
其实,对于他的病并非有多大的治疗效果。因此,表面上看起来,“营养粉”这个名称的确很是诱人,但到头来,却是名不符实的。
“低标准、瓜菜代”又是当年的一大“发明”。
那个年代,鉴于全国广大农村严重缺粮的紧张形势下,在1960年8月10日,中共中央就发出过指示,要求各地降低口粮标准。“同时,大搞瓜菜,大搞副食品,大搞代食品和代用品”,正式提出了“低标准、瓜菜代”(“代”即代食品)的要求。
我还曾经听说过,凤山初中当年是这样进行贯彻执行中共中央指示的:
一是,大搞“瓜菜代”。将老师生们自己学所种的杂粮、果蔬之类,全部都补充到学校的食堂里面去。
但是,这样一来,在一个学期当中,大家辛辛苦苦所得到的劳动成果,还没有几天时间,就全都吃光了。
二是,多添加蔬菜与饭一起吃。认为多加些瓜菜汤水与饭混合进行吃后,就可以节约多一点口粮了。
可是,你可要知道,学校的那点饭,让这些正在长身体的十七、八岁的年轻学生们,就是吃得更多的瓜菜汤水与饭混合吃,还是照样无济于事的。
三是,多抢购买碎米。在那个时候,学校将口粮不够的问题反映到公社,公社党委马上指示,由凤山粮管所的大米加工厂,定期供应学校食堂多一些碎米。
你可要知道,当时每斤大米的指标,就可买到3斤的碎米了,这是一种很合算的办法啊。因此,学校食堂又让学生吃了一段时间的“碎米饭”。
后来,其它单位也闻风而动,结果争买碎米的人多了起来以后,学校食堂又买不到碎米了。
四是,红薯、木薯代替主粮。因为,红薯也是属口粮类。但是,一斤粮的指标,也只能买到5斤的红薯,也优越不到那里去。
你可要知道,红薯与大米混蒸,第一、二顿还觉得很甜可口。可是,多吃几顿以后,学生们就争着刮那粘在红薯上的米饭吃,便渐渐地全都厌烦这种食法了。
后来,粮管所居然还用干木薯块三斤顶一斤大米的指标,强行配给购粮者食用……
以上,就是当年学校千方百计、苦挣苦扎地想方设法去进行度过饥荒年代。最后,不得不采取“按口粮定量到人”,就再也不管你够吃不够吃了。
当时,由于大多数的学生饿得心慌意乱,几乎都是已经无心听课了,真是可悲之极……
我还听有人说过,有些学生在下了自修以后,他们在夜间去小便时,就想顺手牵羊地偷吃自己班所种在坡地上的萝卜。结果,便发现地里的萝卜,早已被别人先下手为强地偷吃了很多……
因为,全都是“自种自盗”,且大家又是都处于饥饿难忍之中,全都不再当回事了,谁也不再去管谁“偷”了。
1960年11月14日,党中央再次发出紧急指示,要求立即开展大规模采集和制造“代食品”的群众运动,以渡饥荒。
所谓“代食品”,是指人们用于充饥,但在正常年份从不作为食品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化学合成物等。
如,我们凤山本地的芭蕉芋、芭蕉心、野苋菜、马屎苋、雷公根、王狗头、硬饭头之类。它们曾经是当年贫下中农“忆苦思甜”会上的食用品。
可是在当年,公社党委也曾提倡和号召社员群众拿来充饥食用过。
我还清楚地记得,当年“小球藻”也曾经风靡过一时呢。
1960年7月6日,《人民日报》的社论《大量生产小球藻》曾经明确提出,“小球藻”是一种球形藻类,直径仅数微米,体内有一绿色杯状或板状色素体,种类繁多,生长于淡水中。
其实,小球藻最初人们只是用来当猪饲料的。因为,小球藻不仅是很好的精饲料,而且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
该社论还举例说,有些地方用小球藻试制糕点、面包、糖果、菜肴、藻粥、藻酱等食品,清香可口;有人用小球藻粉哺育婴儿,效果跟奶粉不相上下。
于是,凤山初中的老师们看见《人民日报》1960年7月6日的社论《大量生产小球藻》以后,便闻风而动,广泛开展学习讨论,人人都动手进行搞小球藻,还有不少人,甚至还采用小便进行繁殖。
可是,由于当时没有经验,但在尚未成功的时候,有人便拿来进行食用了。那些食用者,还当场津津乐道地吹嘘起来:
“有营养,有营养……”。
但是,有人知道了后,却在暗地里便叽笑他们简直是在“食人尿”……
正是:
双蒸饭呀营养包,闻风而动样样搞;
主粮奇缺瓜菜代,大批生产小球藻。
欲知后事如何,请君往下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