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 > 历史军事 > 智枭 > 致命的宫变

致命的宫变(1 / 1)

虽未直接参与元义的阴谋,但宦官刘腾却至始至终关注着元怿在这场阴谋中的表现。如果说再想用直接栽赃元怿的办法整倒他,那显然是不可能的。于是他费劲脑汁地想找出这位贤王的弱点,终于他找到了一个突破口。

如果我们把元叉列为头号坏蛋,那么刘腾先生肯定不会屈居其后,但为了方便读者观看,我们还是委屈一下刘腾先生,让他屈居第二吧。

于是在那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头号元叉和二号坏蛋刘腾在一次密会上达成了共识,会议一致通过了好学生元怿是他们共同的敌人,为了达到消灭元怿的最终目的,即日起策划并安排了下一步的工作重心。在密会的最后他们还不忘互相鼓励,从今天开始,为了他们手下的爪牙蛀虫能够安居乐业,为了他们美好的未来,一定要结实地迈出每一步。

这一天并没有让他们等太迟,正光元年(公元520年)七月,主食中黄门胡玄度、胡定弹劾元怿贿赂胡玄度,并且唆使他在皇帝的饭中下毒,待事成之后便篡位自称皇帝,许诺他们日后富贵。这当然是瞎胡扯的,这一番鬼话恐怕也只能骗骗时年只有十一岁的小皇帝了。

但想忽悠驾驭朝政已经五年的胡太后,那基本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是在有先例的情况下。不过元叉和刘腾从一开始就没打算用这个只能骗十一二岁小朋友的话去忽悠胡太后。因为在这个残忍的计划中,他们的最终目标并不是元怿,而是胡太后本人。

于是在做好精密的准备下,刘腾先带着一群贴身太监径直步入永巷门,并下令将永巷门关闭,这样太后便等于被软禁在了自己的寝宫。皇后不能参政,剩下的小皇帝只能如同傀儡般任人摆布。皇后的不在场,使得元叉同志终于能够光明正大做了回这座宫殿的当家人,他终于不在像往日胡太后临朝时那样唯唯诺诺了,此时的他挺起腰板(也不会高到哪里去),他昂着头注视着皇上,只是在等待一条最后的谕令。

恰在此时,元怿步入含章殿,这一幕正巧映入眼前。这样的景象和元叉看到他后因惊慌失措而对他的大吼使他迅速明白了事情大概是怎么回事了。

“元叉,难道你想造反吗?”元怿厉声喊道。

“哼哼,我不想造反,但我要抓想造反之人!”话音刚落,事先埋伏好的宗士(北魏官名,相当于死士)从各个方向冲出将元怿五花大绑,关进了含章东省。并且下令手下看守。

一个人既然已经到了这种地步,那么就不能简单地用无耻来概述了。

另一方面,刘腾迅速召开了公卿会议,在会议上刘腾大义凌然,在群臣面前大肆批判元怿的大逆不道。我们不得不由衷佩服刘腾先生的口才,一个连刑部都不能挑出什么毛病堪称完美的人,楞是在他的嘴里成了罪恶之际,十恶不赦的人。

刘腾在讲台上唾沫横飞,大声地发表着自己的观点。堂下大臣敢怒不敢言,傲视着堂下平日里不把他当成一回事的大臣们,刘腾似乎得到了很大的满足。仿佛只有在这种场合下,他才能找回自己的自尊心,找回自己作为一个正常男人的感觉。

人其实有很多种生活方式,有些人追求逆来顺受,或是因为生活所迫,或是想要追求更大的生活利益。有些人却敢于反抗,他们反抗自己的命运,带着自己的主见生活下去。许多时候我们往往看不懂或是耻笑他们的明之不可为而为之的做法。在此我并不想讨论哪种生活方式的对与错,因为每种生活方式都值得尊重。

但仅于我的想法而言,我想说后者的生活方式更伟大,因为正是社会有了这样敢于反抗的人,我们的社会才能保持着一种正能量的发展,坏人才能有所望却。仆射游肇无疑就是这样伟大的人,在满潮文武都一声不吭的情况下,他挺身而出,大声驳斥刘腾的做法。

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场景,刀斧手站立于朝堂之恻,意思相当明确,哪个人如果不识相,顷刻间就可以要了你的命。但是游肇的出现让本以为自己的演讲可以从开头顺利到结尾的刘腾傻了,傻了的不仅是他,还有满朝文武,整个朝堂之上只回想着了游肇一人的辩驳声,他喊出人在场所有人想喊但不敢喊的心声。

但我们说朽木难支,一个人的力量终究还是渺小的,无论游肇一人的辩驳声再如何声嘶力竭,终却究没能改变会议的结果。

傍晚,元叉和刘腾拿着公卿们签字画押的奏章闯进皇上寝宫,要求皇帝诛杀元怿,小皇帝还从未没见过这样的场景,慌忙准奏。

于是就在这个深夜,担心夜长梦多的二人秘密将元怿处死,享年三十三岁。就这样,北魏的最后一根支柱倒下了,北魏皇朝已不可逆转地走向灭亡。

对于元怿之死,我们无法可说。因为这就是历史,历史不是童话,在历史里正未必能胜邪,君子元怿最终还是死在了小人手里,正是因为历史是最残酷同样也是最真实的东西,所以古今中外才有无数人对此乐此不疲。

心腹之患元怿已经被去除了,胡太后也被软禁了。元叉和刘腾更是无所顾忌,为所欲为了。他们将小皇帝视为自己傀儡,吧北魏朝堂搅弄得更加乌烟瘴气,奸邪腻臣充斥于朝纲,只要稍有反对他们的人,不是被贬谪就是被杀戳,顿时天下民怨四起,北魏皇朝此时已经面临崩溃的边缘。

正光四年,整整把持了朝政长达四年之久的刘腾再也跳不起来了,因为在卧床许久的他终于走向了人生的终点,享年六十岁。

对这位老伙计刘腾的死,元叉并不伤心,相反他没有放双响炮已经是对得起刘腾了,因为尽管他们曾经并肩战斗过,但是一旦他们的共同敌人消逝时,他们的利益也难以均分,矛盾也将随之产生,如今刘腾之死正好避免了这一问题。

不仅如此,希望刘腾之死的还有一人,因为刘腾之死给了另一人翻身之机。

此时,元叉已经处于人生巅峰了,越来越不可一世的他开始放松了对周围的警惕,即使是对于自己的旧情人,当今的皇太后——胡氏。

正光五年,小皇帝像往常一样走入显阳殿向母后请安,但当她走入母后寝宫时发生了一件令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的事,胡太后拿着剪刀正要减去自己的头发,意欲为尼。皇帝慌忙上前抱住自己的母后,于是母子痛哭,痛诉虽为母子却终日不能相见之感,大臣们则跪在台阶下不知所措。

大概是因为良心发现或是对自己的势力太过自信,元叉竟然下令解除自己旧情人胡氏的软禁。至此太后可以自由往来于嘉福殿和显阳殿之间了。

在深宫的四年,她是一个从权力巅峰一夜间变为手无缚鸡之力的亲历者,这样的身份极度转化是任何人都无法接受的,就连那些过去随意实话吆喝的宫女,如今在每一次与她们对话时都能感觉到她们视线中的嘲讽和无畏了,她想过去死,但她不甘,为什么背叛她的人都能继续活的如此逍遥快活,如此心安理得而不怀愧疚之心。

“对,我要出去。”

“元叉,还有那些朝臣,还有我那不肖的儿子,我要报复他们,我要夺回那些属于我的东西。”她披着头散发,脸上再也没有了那临朝时的端庄,她望着宫中的墙角,目光萧瑟,嘴角却流露出那一抹狰狞的冷笑。那一刻,她对权力有了更加扭曲的认识,拥有权力即拥有一切,这时的她已经可以为了权利而不则手段了。

权利在我手中是怎样失去的,那么我就再怎么夺回来。

最新小说: 公主万福 说了多少次,别管我叫大哥! 真名媛穿成假千金 诸天武侠:从全真开始 穿成首辅大人的童养媳 霓裳铁衣 催昭嫁 快穿之女主终结者 三国美色 我的女友是诡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