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得救
1
辛无病道:“馨儿,你说什么呢,我答应你娘,那是我自愿的,我从来就没有后悔过,男子汉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我会送你去临安的,你就别难过了。”
安芷馨哽咽道:“我们现在都这样了,去临安我已经不抱指望了,我实在走不动了,无病哥哥,要不,你明天一个人自己先走吧,去临安找你的爹爹,我…我…我不会怪你的。”
辛无病脸色一沉,不悦道:“馨儿,你说什么呢?你再这样说我可要生气了。”临了辛无病又觉得自己口气不对,就柔声道:“馨儿,要不你睡一会吧,明天…明天我一定先去找吃的。”
安芷馨凄然一笑道:“无病哥哥,要不你给我吹一曲吧,以前我睡不着觉,我娘就给我弹琴,我一会就迷迷糊糊地睡了。”安芷馨掏出关人杰送给她的那管箫,轻轻地递在辛无病手里,柔情万千地注视着他的脸。
辛无病满脸通红地望着安芷馨道:“馨儿,我哪里…哪里会吹箫了?要不你吹吧。”
安芷馨温柔地轻声道:“无病哥哥,你要我吹我自然会给你吹,可是我还是想你吹给我听,我娘说做事要有恒心,只要坚持,慢慢就会越吹越好的,以前娘亲总是逼着爹爹学弹琴,她跟爹爹说这叫做妇唱夫随。”
辛无病“哦”了一声,兴致勃勃地问道:“那你爹爹学了没有?”辛无病想起安淮胜那双拿剑杀人的手,要是去做这么风雅的事,是不是太勉强了。
安芷馨摇摇头道:“我爹爹总是太忙,他帮里的事情太多了,可是他有时间还是会学的,我爹爹经常给我娘说,要是那天不当帮主了,就和我娘找个山林隐居下来,天天陪着我娘弹琴。”
辛无病又“哦”了一声,觉得安淮胜这个想法不错,安芷馨似乎想到了什么,羞涩地看了辛无病一眼,声如蚊吟地轻声道:“无病哥哥,我是不是也在逼你?你是不是也不喜欢?”
辛无病摇摇头道:“馨儿,我没有不喜欢,我很喜欢听你弹琴唱曲……”辛无病边说边拿起洞箫轻轻地吹奏起来,一曲毕,他惭愧地向安芷馨道:“馨儿妹妹,我吹得实在太不好了。”
安芷馨摇摇头轻声道:“我喜欢,只要是无病哥哥吹的,再不好我都喜欢。无病哥哥要是我们永远都不分开,你能天天给我吹箫就好了,我就不知道饿了。”
这话安芷馨说了几次了,每次都让辛无病心里异常感动。他抬起头来望着月光朦胧的夜空,他想我们能走出这块芦苇荡吗?他心里空落落的一点把握也没有。
第二天早上醒来,他们刚走了几步,突然芦苇丛中扑簌簌地一阵响,惊起了几只巨大的水鸟。辛无病抬头望着那几只受了惊的仓惶逃走的水鸟,一时喜动颜色,他得意地对安芷馨道:“馨儿,你别担心了,我们有吃的啦。”
辛无病自幼生活在农村,在山里抓野鸡是他儿时的游戏,他知道在水鸟栖息的地方,一定有它的巢。他在地上拾了几块坚硬的鹅卵石藏在手里,让安芷馨呆在原地不动,自己蹑手蹑脚向水鸟飞起的地方摸去。
一顿饭功夫,辛无病笑眯眯地回来了,他手里抱着两只打伤的水鸟,怀里揣着一些水鸟蛋。辛无病天生手法奇准,儿时在家乡打鸟,百发百中,这种儿时游戏的本领,在生活最艰难的时候救了他和安芷馨。
辛无病把水鸟的内脏清理了,用泥包裹起来,然后和安芷馨在周围拾了一些干枯的芦苇,用火石引起火烧烤起来,地上还有一些天然的积水坑,这些坑里的积水是可以饮用的。
辛无病和安芷馨美美地大吃了一顿水鸟肉和煮鸟蛋,这是他们进入芦苇荡以来第一次吃到新鲜的食物,这种感觉实在是太美了。
有了吃的,两个孩子终于看到了生存的希望,就这样,他们靠着水鸟和水鸟蛋把生命维持了下来,他们发现陆地越来越多了,面积也越来越大,他们能感觉到他们已经走到了芦苇荡的边沿了。
这样过了几天,有一天他们在空地上烤水鸟肉时,芦苇荡里突地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这种诡异的声音还真把辛无病兄妹给吓了一跳。
两人正感到惶惑之时,一对夫妻模样的打渔人分开芦苇丛出现在了他们面前,这对夫妻是看见芦苇丛中的黑烟寻找过来的,意外地碰到了两个逃难的孩子。
辛无病和安芷馨见是两个鱼人,欢喜得差点昏厥过去了,有十来天他们都没见过人了,这鱼人是一对夫妻,那男的黑黢黢的长得异常强壮女的也是骨骼粗大腰圆体壮,两口子都是短衣短裤赤着双腿,看来正在湖里捕鱼。
夫妻俩惊异地打量着这两个孩子,他们很清楚这芦苇荡里平时是荒无人烟的,这两个孩子出现在这里实在是太蹊跷了,男的定了定神高声喝道:“你这两个娃娃是人是鬼?怎么跑到这芦苇荡里来了!”
辛无病还没有回答,就听那女的笑道:“大郎,人家自然是人啦,大白天的哪里去找鬼,你别凶巴巴的吓着两个娃娃。”
辛无病不知这鱼人为何有此一问,半天方道:“我们自然是人,两位大哥大嫂,你们做做好事,救救我们。”
那男的狐疑地看着辛无病道:“你们为何进了这大芦苇荡?你们家的大人呢?”
辛无病听男的口吻还颇为怀疑,也不知怎样回答他才会相信,脑子一转,急中生智道:“好叫两位恩人得知,我们家乡来了蒙古人,家父携着一家老小逃了出来,本欲去那临安投奔亲戚,谁想半途碰到贼人,劫了我们一家的钱财,将我们抛弃在这芦苇荡中……”
辛无病说到这里声音想起了自己和安芷馨在这芦苇荡所受的苦处,声音就哽咽了。那女的心里异常善良,听到这里眼眶就红了,就笑着对她男人道:“大郎,这太湖里经常有强人出没,这小哥儿说的也是实话,他们兄妹既然遇到我们,也算是一种难得的缘分,我们把他们带出这芦苇荡去吧。”
辛无病不由大喜,赶忙跪下磕头道:“两位恩人能救得小可兄妹,如同小可的再生父母,他日一定报答。”
那女的赶忙扶起辛无病道:“小兄弟不必多礼,你们遇上我们夫妻也算天大的缘分,我们夫妻二人自然会送你们俩到安全的地方,小哥儿但请宽心。”
那女的又扭过头去白了那男的一眼道:“大郎,这小哥儿说话还怪斯文的,你好好与人家讲话,别那么大声音。”
两个小孩随着那对夫妇走出芦苇荡,才知晓他们早就走到了芦苇荡边沿。因为身在这密密麻麻的芦苇丛中,辨别不清方位,只是在这芦苇荡里团团瞎撞,自然就走不出来了。
出了芦苇荡,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汪青幽幽的湖水,由于到处都是密密匝匝的芦苇,看不甚远,靠着芦苇荡边停靠着一条渔船,船的甲板上站了个老妇人,渔夫一见紧着几步抢上船,扶着老妇人道:“娘,你不在船舱里呆着,出来干么?要是掉下湖里那可怎么办?”
老妇人笑道:“大郎,别说那么吓人,我只是出来透透气,天天蹲在那船舱里,闷杀老身了。”她突地又机警地扭过头来,疑惑地问那渔夫道:“大郎,怎么还有其他人的脚步声,这芦苇荡里还有人莫?”
辛无病待那老妇转过头来,方才看清老妇有六七十岁了,满脸的皱纹,那头发已经全白了,不过脸上表情甚是仁慈,一看就是一个慈善的好心肠的老人。
就听那渔夫笑道:“娘,我和娘子刚才看见芦苇荡里有烟冒出,还以为有人在里面放火,不想是两个小娃娃。”
老妇人惊道:“两个娃娃?有多大了?怎么跑到这芦苇荡里来了?这芦苇荡方圆好几百里,里面到处是淤泥潭,可凶险得紧了。”
渔夫笑道:“这两个娃娃是遇到了强人,才躲进这芦苇荡的,听他们声音不是本地人,可能是逃难时慌不择路,方误入了这芦苇荡里的。”
老妇念了一声“阿弥陀佛”道:“我儿,这可是大善事呢,人常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两个娃娃在这芦苇呆了多长时间了,肯定饿坏了,快让娘子给他们烧点汤水吃。”
渔夫道:“娘说的是,我这就让娘子烧去。”渔夫又向辛无病招手道:“小哥儿,过来见过我家老娘。”
辛无病携着安芷馨的手来到老妇人身前,老妇人伸出一双如同鸡爪的手,在辛无病身上摸着,嘴里道:“我儿,可吃大苦了。”辛无病听老妇人言语甚是慈祥,心里不由一热,暗道这婆婆原来是一个瞎子。